“世界也需要汉语拼音”——纪念“汉语拼音之父”周逝世一周年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今天的谷歌不叫google,而叫Gǔ Gē。

很多人称周有光先生为“汉语拼音之父”,但他对自己的介绍是: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发明人之一。

你是否知道,周有光先生除了参与制订汉语拼音方案,还在此之后两次与拼音结缘?而且每次的意义都十分重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学者到民间都在积极为汉语设计拼音方案。

这时的周有光正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还在上海新华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兼职,研究字母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1955年,周有光成为拼音方案委员会的一员,位居末席,第一次和拼音结缘。不久之后,他从上海调到北京,一头扎在拼音工作中。换到现在,谁愿意离开炙手可热的银行业,去做语言研究的冷板凳。

周有光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的拼音化研究室当主任,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都落在他身上。通过精心比较,周有光把拉丁字母推为汉语拼音的字母首选。1956年初,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又经过两年的审定、修正,汉语拼音方案才得到正式批准推行。

有人说,26个字母搞了三年,太笨了。

周有光先生没有辩解,只是淡淡地说:

制定这个方案,既要懂得中国语言文字学的传统,还要懂得外国语言文字学的传统。要尽量既适合于中国的传统,又适合国际的传统,所以比较困难。

周有光的孙女对他说:“爷爷,你亏了,你搞经济半途而废,你搞语文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〇(零) !”

周有光先生反而被逗乐了,自嘲说:“一点不错,我就是这么一回事。”

1979年,周有光接到了一个和拼音有关的重要任务,这是他第二次和拼音结缘。

汉语拼音虽然在中国大陆通用,但还没有得到国际认可。北京不是Beijing而是Peking,重庆不是Chongqing而是Chungking。

周有光要代表中国,在波兰华沙举行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这番发言的努力没有白费,三年后,国际标准化组织投票,美国反对,英国弃权,前苏联、法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赞成,最终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中文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编号为ISO7098。

从此,汉语拼音势不可挡。台湾地区本来想“自成一统”,搞出国语罗马字和通用拼音,但老百姓并不买账,只好开始使用汉语拼音;在新加坡,官方也要求一律用汉语拼音拼写华人姓名。

如今,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汉语热”在各个国家蔓延。外国人想学汉语?先学好国际标准——汉语拼音。

1988年,周有光先生退休在家,收到了日本公司送给他的中文打字机,写文章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周有光先生开始思考,怎么能让纸上的汉字转移到电子屏幕上呢?他和拼音的第三次结缘开始了。

当时,很多人想出了编码的办法,比如五笔输入法,打字效率高,但是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很难推广。

周有光先生说:如果输入汉字必须经过记忆编码的特别训练,不能像外国的字母文字那样方便,那么,中国计算机也只能由专业者使用,不能成为大众化的语词处理机。他还说:我就提倡我们不要再搞编码了,编码不是一条好的道路。虽然可以用,但这是一个比较不方便的,要用拼音。用拼音来输入汉字。起初,很多人不一定接受我的意见,后来他们知道我的意见是对的。在周有光先生的指导下,汉语拼音输入法出现了。周有光先生身体力行,坚持使用和推广汉语拼音输入法。不仅自己用,还教会夫人张允和和外孙女。80多岁的张允和学会汉语拼音输入文字,开始在电脑上编杂志;外孙女几天就学会了,马上开始用电脑写信。

在语音输入出现之前,汉语拼音输入法一直是最简便、最快捷的汉字输入法。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只要掌握了汉语拼音,很快就能掌握汉语拼音输入法。

周有光先生见证了汉语拼音从无到有,从国内通用到国际通行,从纸上到网上。

中国少了一个经济学家,但多了一个语言学家。

有人评价说:他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当我们用汉语拼音认字,聊天、交谈、写文章、查资料的时候,不要忘记周有光先生的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