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体验谷歌ar眼镜,所以我必须自己修复一个

首先需要(也许不止)一台报废的 HoloLeNS

大概五六年前,朋友借给我一台首发版的 HoloLens,那种体验至今念念不忘。

HoloLens

HoloLens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 MR 头显。眼镜将会追踪你的移动和视线,进而生成适当的虚拟对象,通过光线投射到你的眼中。因为设备知道你的方位,你可以通过手势,比如半空中抬起,放下手指点击与虚拟 3D 对象交互。

我记得开启 RoboRaid 后,没等反应过来,奇形怪状的外星机器人接连“穿破”我家墙壁,对我发起攻击。跟着游戏声音提示,我不断改变攻击方向,然后像灭霸一样,“打个响指”。

HoloLens 游戏体验丨作者供图

这些机器人“建模”并不精致,不过重在“真实感”。我清楚记得游戏结束后,我去摸了摸墙,检查是不是真的炸开了洞。即便是几年前的游戏体验视频,拿到今天翻看时,依然觉得毫不逊色。

比起当时的 Google Glass 等有一个用来显示的“虚拟屏幕”,HoloLens 创造一种融合于真实环境的 3D 全息影像,而且双目成像,比单目(Google Glass 2D 画面)的融合程度更高。根据真实环境,生成游戏场景,“真实”到近大远小,相互遮挡,人与场景产生交互。不过国内一度炒到 7 万的高价,彻底斩断我的念头。

两年之后,我偶然在闲鱼上看到 HoloLens 的“报废机”,大概在 400 元左右。灵机一动,便买了一台回来,“搓搓手”准备对其修复。

算是运气好,拆解下来发现核心部件(cpu,内存颗粒等主要的几个芯片)并未损坏,内部破损位置主要是电路,可以通过飞线修复(将电路板上的两个断点直接用电线接通的一种方法)。

可惜镜片碎了,但因为 HoloLens 光机镜片是“模块化设计”,我只需要替换光机镜片即可(是的,我又买了一台镜片完好的报废 HoloLens,也差不多 400 元)。

屏幕,和“模块化”的光学模组丨作者供图

起初我以为镜片装上就了事,第一次装上去画面是虚的,拆下来,第二次装上去双眼画面一边高一边低,拆下来……不断校准调试的过程中,那副好的镜片因为反复拆卸也出现了损伤,我差点放弃。

修复好的HoloLens,没装外壳丨作者供图

好在开机的一瞬间,初玩 HoloLens 的感觉又回来了。更为珍贵的是,我在修复的过程中,对于光波导镜片的成像机制有了一定了解,为后来起了铺垫。

既然叫眼镜,光学元件是关键

智能眼镜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应该作为一款提升效率的工具,满足翻译、导航等日常需求(这也是很多厂商近来努力的方向)。“日常”意味着不能太大、便携,这也是我做智能眼镜的初衷。

构成一款 AR 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处理芯片和光机模组。后者往往是区别不同 AR 眼镜产品的关键。市面上 AR 眼镜的光机模组结构主要分三部分,直白一点,他们分别起到的作用是,画面投射、放大、画面反射

画面投射是指需要一个成像的屏幕本体。放大是指放大画面尺寸。所谓画面反射,就是利用不同的光学技术(例如 Google 的棱镜、HoloLens 的光波导镜片),进行反射,折射或衍射,最终在视网膜上成像

比如 Google Glass 通过投影到带有切割反射面的小棱镜上成像。光波导在尺寸和视角上有很大的改进。要想提高“光学效率”,光在传输的过程中减小损失,“全反射”是关键,即光在波导中通过来回反射前进(像只游蛇一样)而并不会透射出来。

不同光学技术原理丨华创证券

第一次尝试,用 HoloLens 拆卸下来的光波导镜片进行制作。另外符合前两者的设备,大家想必也能猜出来,就是常见的投影机。随后我买了现成迷你投影机,处理终端采用的是树莓派,做成第一台样机。缺点是投影机体积大,费电,满足不了作为移动设备的需求。

做出的第一版体积很大丨作者供图

以我当时的个人能力,自制一台足够小的投影光机不大现实。不过我的思路逐渐清晰——为了控制制作难度,我选取的“原材料”尽可能多覆盖上述三个功能,HoloLens 的光波导镜片,与传统光学器件无异,仅起到“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作用

于是我放弃用 HoloLens 镜片来做一台的想法,采用更加合适且能缩小体积的配件。

我找来一台报废的“爱普生 BT200”的光学组件(老规矩——拆!),它的画面反射结构和光学放大结构是做在一起的,拿来改装只需要更换内部的成像(说白了换个屏幕)。BT200 用自由曲面的光学技术,规避了光波导采用的那种结构复杂的光机,相对容易改装。

我把 BT200 的屏幕拆出,替换成 HDMI(可输入信号成像)的 OLED 屏幕,连接树莓派终端机做成了第一个“智能眼镜”。

BT200 版的眼镜,后来我在下面加了 3.5mm 的耳机接口丨作者供图

第三次尝试,我打算开发一个更好的版本,花了 4500 买了商用的阵列光波导模组。接下来的日子,我尝试用它看《动物世界》,打《动物森友会》…… 通过 HDMI,将游戏画面“投”到我的眼前,坐着玩,躺着玩,不再担心 NS 砸到脸上

用眼镜看视频,抛除拍摄因素,画面质量不错丨作者供图

带上自制的炫酷“眼镜”,看流浪猫

总的来说,画面质量让我满意。然后我就想“单纯屏幕”外,能不能实现更多?

我增加 USB 作为扩展口,兼容之后设计的模组。基于树莓派 Linux 系统,我写了一些应用程序,对应应用程序外接不同模组。现实问题很快出现了。起初我并没有设想好,将眼镜最终做成什么样,当我想中途加减(功能),改动就不容易。功能多,意味着配件和关联性多,眼镜本身就没多少空间可容纳

以至于最后我只做了一个用于“识别探测(生命体)”的应用程序,结果当时采用的树莓派只有 USB2.0 接口导致配件供电不足,设备带不动探测器的头。延伸眼镜功能的想法几乎失败。

但我不想中断这一过程。既然做不了“超级赛亚人”,我准备将“识别探测”功能,单拎出来做成“瞄具”。(因为这一功能在眼镜上出现很多问题,无法进一步完善。涉及到后续“瞄具”申请专利,不多讲。)

改成瞄具丨作者供图

简单来说,“瞄具”基于热成像结合图像算法实现对环境增强,具备一定的夜视性能,热成像功能比如穿透烟雾、对带有特定热源的物体进行探测(可用于快速搜索有生目标)

我最开始用普通摄像头,但是基于可见光的摄像头在低光照环境下效果非常不理想,增加额外照明就背离便携和低功耗的初衷。后来尝试热成像,因为不依赖可见光成像,且具备一定的画面抗干扰能力,强光爆闪对热成像完全“无效”。

做成瞄具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也算半个军事爱好者。基本设计延续了之前眼镜的理念,想为眼镜版本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功耗。改进的眼镜相比初代“HoloLens 版本”已经低了一大截,但树莓派工艺一般,功耗控制并不算优秀,使用内置电池的话,2000 毫安预计能撑 30 多分钟。能想象“小玩意”挂一个 1-2 万毫安的充电宝吗?

其次是树莓派带来的高温问题,会影响长时间佩戴的体验。外加这一次改进的(瞄具)版本,个人并不需要视频等多媒体功能,降低功耗、发热是首要目标。所以替换了原以树莓派为主的驱动方案,采用 STM32 的低功耗方案,还升级了配件性能,持续运行时间增加到了 7 小时左右。

疫情期间不常出门,无聊时我就用瞄具看看窗外,“探测”流浪猫。顺带科普一下,长波热成像是看不到气体的,所以我看不到来往的行人是否放屁

穿透烟雾实验丨作者供图

AR 不是某种“特定设备”,而是一种增强现实环境的技术。HoloLens 的“环境扫描”是基于 SLAM(即使定位与地图构建),扫描环境,并把结果与现实重叠。这台机器目前还做不到。

但它开始履行我对于 AR 眼镜最初的“幻想”——与环境交互。

做到这里,算了算账,我停下了

虽然我试图为 AR 眼镜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迭代已经停滞了。原因是制作成本远远超出一个 DIY 范畴,当时一片光波导镜片价格要四千五,而我前前后后更换配件也花了上万块。

厂商开发 AR 眼镜也暴露出一些很难解决的麻烦。第一是待机时长。将 AR 眼镜是下一代计算平台来看,待机时长远达不到手机。待机时长等于使用价值。第二是屏幕亮度,目前只有单色屏幕能在室外使用,彩色屏幕做不到

OPPO Air Glass 发布,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彩色的?答案就是这个。红色、蓝色亮度做不上去,绿色在“三色”同亮度下,功耗是最低的。而且彩色数据量多,占内存更大,耗电量多。由于 OPPO 用的光学技术方案,镜片显示的内容会被别人看得一清二楚。

OPPO Air Glass 显示效果丨图片来自网络

这让我想起,虽然之前 Google Glass 也是彩色屏幕,但是利用低分辨率(640*480),窄视角,小画面的方案解决功耗和待机问题。即便如此,连续使用时长也不超过四小时。相比之下,HoloLens 虽然足够震撼(画面大小赶上电视了),但是为了给大幅画面提升亮度,要用功耗代偿。

我个人认为 Google 当时有好好思考做一款 AR 眼镜,是综合了各种因素的产物。某种程度上,让我对这次 Google I/O 的概念机有了一丝期待。那么,“消费级AR”离我们还有多远呢?也许要看厂商追求 HoloLens 般的“酷炫”,还是做一款“Google Glass”类的产品了。

作者:肖鑫杰

编辑:沈知涵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 sns@guokr.com

Hololens 2的竞争对手即将到来,新一代谷歌眼镜曝光

IT之家3月6日消息 谷歌眼镜第一代于2013年推出,但出于过高的价格,以及对其广泛的隐私担忧,这款产品市场反响并不好。此后谷歌于2017年推出了谷歌眼镜企业版,对功能做出了一些改进。

现据9to5Google消息,第二代的谷歌眼镜企业版首批真机图片已经现身了。这款眼镜在去年秋天首次曝光,并于此后通过FCC认证,其Geekbench跑分也于同年12月现身。

设备真机照显示,谷歌眼镜企业版二代采用与前代相同的设计,但是用上了USB-C接口。这应该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新一代眼镜在内部配置上进行了升级,搭载了高通骁龙 710处理器,运行3GB内存,运行Android 8.1 Oreo系统。

有外媒认为,这款产品和微软Hololens 2的竞争将会很有趣,因为两者都面向全球企业的一线工人。产品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包括视频培训、为图像带上注释等等。当然,在涉及3D全息图的复杂场景里,HoloLens 2似乎有着更大的优势。

微软hololens会步谷歌眼镜的后尘吗?

回首Google
Glass的匆匆三年,它被主观地打上了太多“被认为”的标签:被认为能够改变世界,被认为代表着高端与高能,被认为将完成继PC、智能手机后的第三次终端革命……然而当掌声褪去,Google
Glass跌落神坛时,微软Hololens正享受着同样的“被认为”。
如果此时的Hololens已让我们难以辨别虚拟与现实,你是否已经选择了沉溺于“虚拟”而忽略现实?究竟微软Hololens是否会步谷歌眼镜后尘?继续往下看。

质疑:微软究竟是要变革还是在炫耀?

2015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注定将是充满革命与挑战的一年。CES余温未过,却未曾想Google
Glass停售的消息才是真正的首磅头条。打入冷宫也好,等待涅槃也罢,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科技宠儿其实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无法否认的是,Google
Glass的出现不仅将可穿戴设备由概念转变为一种趋势,更让增强现实技术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走出,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风头胜过Win10的Hololens。

在Hololens发布刚满一周的时间里,赋予它的是业界的一致赞誉、消费者的疯狂崇拜。然而,当我们再次回望2012年Google
Glass发布之初,这一切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增强现实领域,已有谷歌跌倒在先。而Hololens究竟是为拯救行业而生,亦或仅仅是微软用来炫耀技术实力的一场演出?我们不妨冷静下来,一分为二地看Hololens能否顺利接棒增强现实。

变革:真正意义上的增强现实设备

很多人认为微软近10年来一直位于创新的对立面,但这次绝非如此:全息镜片的登场得以让虚拟图像完全呈现在用户眼前;难以计数的传感器为我们带来了无需介质的手势操控、眼球追踪等极具未来感的交互方式。无法否认的是,Hololens近乎完美地还原了科幻电影中的增强现实。

相信很多朋友对增强现实设备(AR)的概念还很模糊:简单而言,它源于虚拟现实(VR),却又完全不同于虚拟现实,AR的意义在于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形或信息融入真实环境中,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让我们沉浸在一个并非完全虚拟,也绝非完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交互。

我们暂且不考虑Hololens的兼容性,举例来说,当你正佩戴Hololens在客厅玩着Xbox的TPS游戏——《战争机器》时,你将通过Hololens的全息镜片看到兽族敌人正位于客厅的各个角落,而客厅中的茶几、立柜在此情境下都将成为你的射击掩体。然而当你酣战正欢时,仍可以看见突然跑到客厅“捣乱”的家人和孩子,这就是增强现实。

反观Google
Glass,尽管3年来它一直在标榜并探索着“增强现实”的产品概念,却从未真正接近过增强现实,它无法通过镜片呈像,用户需要斜眼观察镜片右上方的微型显示器来获取信息。显然,Google
Glass仅仅做到了虚拟与现实的相互补充,却从未让二者真正重叠。

从实用角度来看,很多人将Google
Glass比作手机的“第二屏幕”,而搭载了CPU、GPU与HPU(全息处理单元)的Hololens则是一款完全独立的设备。我们固然不能妄称Hololens有能力取代一切终端,但自其问世起就已经注定了它是目前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增强现实设备。

优势:第一方应用与场景化体验

Google苦心孤诣地为Google
Glass营造出了一系列的应用生态环境,却依然让其输在了软件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第三方开发者不愿涉足这一小众领域,但最重要的是Google
Glass缺乏强大的第一方应用支持,导致刚需不足、功能鸡肋。

在Hololens的宣传片中,Xbox
Live、Skype、Minecraft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软件频频亮相,从社区、社交到游戏,当这些早已扎根于美国百姓生活中的应用融入未来科技时,Hololens所收获的共鸣与赞声已成必然。

这还远远不够。相比于Google
Glass,Hololens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场景化体验。得益于全息镜片与前置摄像头,我们可以将Skype的视频通话UI完整地投射在家居上。当家中的灯泡、水龙头出现故障时,视频的另一端可以通过Hololens的呈像来帮我们找寻可能需要的工具并进行远程指导。而这一切都要比PC、手机便捷得多。

此外,通过Hololens内置的NASA火星Demo我们不难看出,微软正有野心将其应用于航空、医疗等多个专业领域:身处客厅之中,却能借助Hololens探索外太空;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宇宙,各个星系的地表纹理就在你脚下清晰可见……

在VR领域,虚拟现实旅游的开发创意由来已久,却因其无法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而发展迟缓。相信由Hololens带来的场景化服务将解决这一问题,让虚拟现实旅游真正成为可能。

隐患:第三方软件开发困难

然而,纵使Hololens为增强现实领域带来了再多变革,但也仅仅维持在优于Google
Glass,却未曾超然于行业的境遇中。一番思考过后,很多Google
Glass在退市前未曾解决的问题,Hololens也同样无法给出答案。

Hololens固然不会缺乏微软的第一方应用的支持。但鉴于Hololens是一款融合度极高的全新硬件,其第三方应用的开发难度简直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从两个层面去谈。

其一,Hololens是一款能够脱离PC、手机,完全独立运行的设备,因此对于开发者而言这将是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全新领域。随着各种动态捕捉传感器的加入,开发者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软件质量,还要融入足以保障用户体验的操控、交互等元素。

其二,Hololens是一款增强现实设备,脱胎于虚拟现实的它面临着与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同样的难题:”idea”。想要开发一款虚拟现实软件并不难,但对于缺乏经验的开发者而言,如何为用户营造出一个能与“虚拟”、“现实”的氛围相匹配、并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应用或游戏却十分不易。

如果说Google
Glass在软件方面的匮乏可以完全归咎于用户基数,那么就现状来看,Hololens在这一方面的前途将更具不确定性。鉴于Hololens由Alex
Kipman领衔研发,我们不妨参考已经问世多年的Kinect:无论是出于开发者的理性基础还是用户的感性诉求,除了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鲜有哪家游戏厂商能够真正将Kinect晦涩的编程运用自如。

应用软件的开发困难必将导致Hololens的普及迟缓。而反观Hololens在硬件上所暴露的问题,则更加令人担忧。

担忧:硬件疑点过多
普及谈何容易

外媒记者称,发布会当日微软邀请他们体验的Hololens与宣传片中的“滑雪镜”完全不同:开发者版的HoloLens分为处理核心和眼罩两个部分,十分笨重。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这能否是微软对未成熟产品的有意保留,但HoloLens的便携性显然已成为疑点。

不过即便Hololens的便携性得以解决,它依然面将临着与Google Glass同样的质疑:外观设计不够时尚,该如何取悦众多消费者?一个无法戴出门的可穿戴设备,是否还具有‘可穿戴’的价值?

除此之外,有关Hololens的续航能力能否迎合近视用户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微软并没有在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如果”The
Next Chapter”的真正意义仅仅是为了奉上一场华丽而又神秘的演出,那么这不免让人怀疑:Hololens能否会同Google
Glass一样在小范围开售后曝出更多的硬件缺陷?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的,依然是价格与普及。Google
Glass之所以悲剧收场,高昂的售价与高姿态的推广模式永远是难以回避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谷歌眼镜、AR还是VR,人们往往将它们定义为高端消费电子发烧友的奢侈玩物。

我们虽然一再盼望着Hololens最终能够被普通消费者所享有,但无可否认的是,Hololens所投入的硬件及研发成本要远远高于Google
Glass。因此,Hololens至少无法在首次迭代前的生命周期里完成普及。微软此时真正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让Hololens更具实用性,以此说服更多的高端消费者或潜在用户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

趋势:价值在于“引领”
AR与VR或将融合

全息呈像、全新的交互方式,Hololens堪称近10年来移动终端产品的变革者。从技术层面来看,它不仅成功接替了Google
Glass探索未来的重任,并重新定义了增强现实。但从市场角度来看,Hololens或许并未能逆转Google Glass遗留的颓势。

然而能让我们聊以自慰的是,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Oculus
Rift,这些伟大的开发团队从未放弃过对次世代人机交互方式的追寻。即便有一天这些曾为我们带来无数惊喜与感动的产品或将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但他们仍有一份不可磨灭的价值——“引领”。

Hololens的最终归宿究竟会在哪里?也许是AR与VR的融合。虽然从表面看来增强现实设备的功能似乎已经超越了虚拟现实,但它最致命的缺陷是无法为我们带来完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难以满足游戏玩家的苛刻需求。就现有的技术水平而言,将VR的已有功能添加至AR中并非难事,因此我们也十分期待Hololens能够再次成为这一趋势的先行者。

从PC到智能手机,我们见证了移动终端时代的来临。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我们再次看到了终端革命的新生机。前方等待Hololens断然不会是一片坦途,但我们依然希望看到刚刚在硬件领域站稳脚跟的微软能够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