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图测试更快的ar实时视图

上个月谷歌为了庆祝谷歌地图成立15周年,为谷歌地图推出了新的图标,并且重新设计了移动应用程序。谷歌还预览了一些即将推出的功能,现在正在测试地图导航之外更快的实时视图(Live View)访问。

谷歌之前在2018年I/O大会上展示了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获得路线指引的功能,该功能去年在Android和iOS上广泛推广。当前,您可以通过执行相同的步骤来启动步行路线,然后点击“实时显示”以打开基于摄像头的UI来访问它。虽然过程很熟悉,但它很隐蔽,很容易遗漏。

Google现在使实时视图(Live View)在应用程序中更加突出。选择或搜索位置后,将在现有按钮的正上方显示实时视图FAB,以使您在地图上居中。这将启动相机以显示“当前位置的距离和方向”。一个箭头提示用户移动他们的手机,最终目的地被一个记录距离的浮动针标记。然后用户就可以开始AR导航。

每当您查看地图时,只要轻按一下实时显示,就大大增加了人们使用增强现实的可能性。它还使无需无需开始完整的导航就可以定位。到目前为止,这种快速访问Live View的方式只出现在我们的一个账户/设备上,并被谷歌地图标记为beta版。早在2月份,谷歌就表示,这种测试将在“未来几个月”进行。

谷歌地图显示南极有一个弧形结构,而不是星门或太空垃圾

​趣味探索讯 在没有一种更智慧外星物种出现前,人类无疑是世界上最聪明物种,短短几百万年就成为地球上的万物之主,不仅如此,人类还把目光投向充满无数奥秘的宇宙空间,登陆38万公里外月球,计划殖民火星,人造飞船飞到太阳系外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太空电梯,太空酒店和太空城市很快就会出现。

不过在我们的星球上,仍存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面积大到1390万平方公里,几乎所有地面都被冰川所覆盖,似乎隐藏着更多奥秘,这个地方就是人所皆知的南极洲。虽然南极洲是一个非常寒冷的世界,但时常成为新闻媒体的“热点”,南极冰架崩塌,南极奇怪生物,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金字塔状冰山、人脸状冰川、非自然形成结构。

而现在,又有人再次通过谷歌地图在南极洲上发现多个看起来像人造物的结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奇特弧形结构,长约43米,在南纬80.18度、西经81.23度位置点上,看起来像是一副史前巨兽的巨型脊骨,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陆地上还没有出现过如此之大的生物。在弧形结构向东方向不远处存在一个长方形结构,还有一排由9个物体组成的奇怪结构。而现在弧形结构确定了。

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地球上唯一的星际之门。有网友认为这或是NASA往返飞船重回地球时遗留下来的太空垃圾,不小心掉落南极。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废弃了多年的科学考察营地。有网友认为看起来更像是飞船坠毁现场,是某种类型的人造飞行器。还有网友称不认为是星际之门,而更像是一个废弃了的简易机场。

虽然之前发现的奇怪结构都没有一个明确解释,但这次发现的弧形结构和长方形结构已确定是人造物,因为南极这个地方存在一个名为爱国者山的营地,该营地位于南纬80度15分、西经81度20分,刚好在弧形结构坐标上。而营地旁边是2×8公里硬质冰面,是一条纯天然的冰面跑道,适合各种大型飞机着陆,包括C130和ILYSUIN IL-76飞机。

据了解,爱国者山营地由探险网络国际建造,始建于1987年,是南极大陆上的唯一私人营地。营地帐篷可容纳50人住宿,这里不但有餐厅,还有小型图书馆、医疗站和太阳能发电站。所以,谷歌地图上看到的南极弧形结构不是星际之门,也不是飞行器坠毁现场,而是一处用来科学研究,或者南极旅行的人间胜地,奇特弧形结构是一处人造建筑。有趣的科学探索内容请关注唯一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谷歌地图的AR实时查看功能开始公测

在2018年的I/O大会上,谷歌为其地图新增一种新的AR步行导航系统(现在的Live View)。该功能于今年2月份面向早期用户开放,3月试用群体扩展为谷歌Local Guides计划和Pixel社区的一些成员。现在,谷歌宣布“Live View”将在本周开始公测,这意味着支持的ARCore的安卓设备和支持ARkit的iOS设备不久后就能够测试这一系统。

新的AR视图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手机后置摄像头获取导航路线。从本质上讲,方向是使用谷歌的视觉定位系统确定的,然后以箭头和信息字幕的形式叠加在“真实世界”之上。传统的地图也显示在屏幕的底部显示,以便继续向用户传递它们相对于周围环境的一般位置。

这种功能在地图服务中是前所未有的,至少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先例,一旦普及,使用起来一定令人兴奋。毫无疑问,Live View当下主要针对的是行人,更多的应用方向还存在不确定性。

谷歌还宣布了其他一些即将推出的地图功能,包括更新的时间轴(Timeline)和综合预订标签,以查看所有航班和酒店预订信息。但是至少目前新的时间轴不会登陆iOS设备。

在街景可用的国家/地区,未来几周内用户便可以使用Live View功能。

谷歌地图让台湾“改名”绿营慌乱

台海网12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文/网络图)今年“九合一”选举过程中,在民进党当局支持纵容下,岛内极少数“台独”势力操弄所谓“东京奥运正名公投”案,最终被民意挫败,此案未能获通过。“台独”势力不但不反省,在这场闹剧失败后反而变得更加疯狂与敏感,民间出现任何不赞同“台独”的意见与做法,他们都会跳脚发慌,甚至极尽打压之能事。

这不,继岛内知名面包师傅吴宝春发表声明支持“九二共识”,表示“以身为中国人为傲”之后,谷歌地图给岛内地名冠上“中国”或“中华台北”字样,再次触动了绿营人士的敏感神经,让他们抓狂跳脚。

1、台军事单位都被冠“中国”绿营心塞说“情绪不好”

内心越脆弱的人,往往会表现得越敏感,而且越爱装作一副浑身带刺的模样。“台独”势力就是这么一群人。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谷歌地图12月12日被发现将位于台北大直的一军事营区标示为“中国”。一些网民通过相关机制向谷歌通报,要求修正。

无独有偶,有人再用谷歌地图去尝试搜索岛内其他地名,结果发现,位于新北市中和区的“国立台湾图书馆”在谷歌地图上被更名为“中国台北图书馆”。此外,包括台北101观景台、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台北市建国假日花市、台北市立图书馆等多处台湾地标,在谷歌地图上都被加上“中华台北”字样。

此事被台媒报道后,立刻引起“台独”势力和绿营人士跳脚。立场偏“独”的一位网友直言,“看到谷歌地图上这样标注台湾地名,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还有绿营网友叫嚣让谷歌地图退出台湾。岛内绿营媒体《自由时报》则称这是“恶搞”,还援引所谓“独派”议员的话称这是大陆“咄咄逼人”。同样为绿营媒体的《苹果日报》还大发牢骚怒怼“够了没”。

其实,谷歌这样的“正名”不只是从这阵子开始,早在今年9月就有台媒爆料称,谷歌地图上台北大学台北校区被标注为了“中国台湾台北大学台北校区”。当时台湾《苹果日报》气急败坏地称谷歌是在向中国大陆“跪低”。一些绿营网友除了表示“为何是中国台湾”的“故作惊讶”外,还非常“不爽”地质疑谷歌,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是不是也等于是大陆开的?

不过,很多台湾网友认为谷歌的做法没有错。“十一郎”说,“很正确!绿营怎么啦?”“赖廷威”认为,这种正名是“台湾主流民意”。网友“ZHOU”说得更明白,“九合一”选举和所谓“东奥正名”挫败的结果表明,“中国台湾”“中华台北”是台湾主流民意,大家就这么决定的。

2、民进党当局紧张促“更正” 被批“逆风行事,搞意识形态”

关于“台独”势力把谷歌对台湾的“正名”归责为大陆施压,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刘性仁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绿营人士的“习惯性思维”,至少目前并无证据显示这是大陆施压。这反而说明,随着中国大陆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国际公司的商业行为必须考量中国大陆市场和大陆民众感受。因此他认为,谷歌在台湾地名和单位前冠上“中国”或“中华台北”之名,有理由相信他们是经过审慎评估的。

曾被绿媒歪曲报道称“饿死也不进入大陆”的台湾知名面包师傅吴宝春,日前到上海开启大陆第一家分店,遭网友检举为卖“台独面包”。吴宝春随后发表声明,表达支持“九二共识”,“以身为中国人为傲”,并澄清自己“从来都不是‘台独’”。未料,声明一出,岛内绿营人士纷纷对吴进行指责,曾经的“台湾之光”吴宝春,立刻遭绿营攻击为“投降赚大钱”“爱钱不爱台”。有评论指出,吴宝春其实是在大陆网友产生误解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生意,才以声明方式表达自己一贯的认知和真实情感;绿营人士疯狂围攻,根本就是政治迫害。

台湾南投知名凤梨酥品牌“微热山丘”,因在淘宝网贩卖资料上标明产地为“中国台湾”,同样遭到绿营指责“自我矮化”。对此,舆论指出,无论是吴宝春还是“微热山丘”,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认同,绿营无权干涉,民进党不应拼意识形态,而要一起拼经济。

可民进党和绿营人士根本不知反省。谷歌“正名”后,台外事部门不但在19日要求谷歌台湾分公司“更正”,还发布机构办理或补助民间团体赴境外出席活动时“有关会籍名称或参与地位之处理原则”,要求“优先使用‘中华民国’,或‘中华民国(台湾)’,若不被接受,也可使用‘台湾’”,绝不能接受“台湾,中国的一省”或“中国台湾”等等;同时要求活动一旦有中国大陆人士参加,各单位应“提高警觉”。

不过,台外事部门的作为被国民党批评是“逆风行事,搞意识形态”。有台媒认为,民进党当局这么做“效果不大”。直到现在,在谷歌地图上搜索,仍可找到“中国台北体操协会”“中国台北大专院校体育总会”“中国台北击剑协会”以及“中国台北游泳协会”等名称。

3、越操弄所谓“正名”,只会越降低台湾“能见度”

民进党当局应对这次谷歌事件的方式,说到底仍然是一贯的所谓“正名”思维,意图假借所谓提高台湾“国际能见度”以推动“台独”。

对此,刘性仁指出,完全可以想像,“台独”动作越大,只会越加引发大陆更多疑虑,也必然会遭到大陆更强的反制力道,从而让台湾“国际能见度”越来越低,“国际空间”越来越窄。以“台独”势力推动所谓“东奥正名公投”为例,这项“公投”不仅被台湾民众否决,还差点连“中华台北”参与奥运会的资格都被取消。刘性仁认为,“东奥正名公投”对台湾伤害太大,对“中华台北”也是严重摧残。

台湾《中国时报》曾表示,为反制“台独”势力提出的“东奥正名公投”,大陆今年4月致信44家外国航空公司,要求它们不得把台湾列为“国家”。到7月25日最后期限前,这些公司全部满足了大陆的要求,“两岸的‘正名’之战,大陆获胜”。连美国《华盛顿邮报》都认为,这是中国大陆“取得的重要胜利”。

民进党当局2016年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还在政治上幻想绕过中国大陆走向世界。可结果是,台湾无缘参与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国际刑警组织大会,也无法参与世卫大会,蔡英文上台后还连丢多个“邦交国”。台湾舆论表示,这一再证明,大陆绝不会在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核心利益上作任何退让,绝不允许“台独”兴风作浪。

刘性仁表示,“东奥正名公投”的挫败,展现了台湾多数民众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渴望,以及对各种形形色色“台独”的厌恶。他呼吁“台独”势力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牺牲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权益。他更提醒,未来“台独”势力若借助美国力量挑衅“一中原则”,台湾受到的伤害也只会更大。

谷歌眼镜太过时了!时尚美观的LaForge ar眼镜即将上市

大家还记得谷歌眼镜么?在这个VR/AR井喷的时代,谷歌眼镜已经被各种又潮又帅的新设备埋没在时代中了。厚重的脚架,右上角突出的投影模块都为谷歌眼镜的造型降了不少分数。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创新且好看的智能眼镜慢慢出现在在人们的视野中。近日,Laforge公司宣布,他们将于今年年底推出一款外形时髦的增强现实眼镜Shima。

在眼镜中看地图

运动模式

行车模式

Laforge在年底推出的Shima是Alpha版,只有右边一个显示器,而在2017年发布的Beta版才有视频中展现的双显示屏。由官方给出的数据可得知,Shima要通过蓝牙连接至手机等外部设备,该眼镜的电池续航能力为18小时,Alpha版的内存仅为1GB,官方给出的预售价为590美元(约3945元人民币)。小编觉得这一个眼镜还是有点小贵,希望在量产之后价格能够更为亲民一些吧!

谷歌眼镜复制可穿戴设备的前景分析

相关推荐

虽然Google Glass已经停产,但是谷歌打造的智能眼镜还是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这也是国内有商家推出山寨版谷歌眼镜的原因。近日,国内一家创业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Glxss的智能眼镜产品,它不但名字与Google Glass雷同,而且产品外观设计也与谷歌产品相似。不过谷歌眼镜拥有照相、电话、短信、语音搜索与地图等多项业务,而Glxss则主打拍摄功能。目前该产品正在众筹当中,售价则为1999元,价格是谷歌眼镜的1/5。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感慨中国电子产品山寨的能力与精神,鉴于谷歌眼镜已经停产,且何时再次回归市场仍不得知,因此该商家模仿Google Glass的发展之路预计将无侵权之忧。谷歌眼镜当初之所以如此“短寿”,除了定价过高之外,谷歌团队未对产品进行及时更新,智能眼镜缺乏应用、妨碍行走等也阻碍了Google Glass发展,科技业巨头谷歌都在智能眼镜中失败了,Glxss又将凭借什么屹立不倒?这点将是Glxss的厂商未来能否发展的关键。

谷歌眼镜的失败曾一度引起可穿戴设备行业的焦虑,不过随后苹果Apple Watch的火热势头又再次点燃了行业的发展希望,鉴于谷歌失败,苹果崛起,2015年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关键不在于眼镜而在于手腕。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主流产品,二者占据了整个可穿戴设备近90%的市场。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的出货量分别为30万部和1800万部,随着苹果Apple Watch在今年上市,预计2015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2700万部,出货量将赶超智能手环,并占据4570万台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半数以上。

无疑,苹果Apple Watch将带来可穿戴设备产业的繁荣发展。但谷歌等厂商的失败教训也警惕业界需要在产品的定价、外观、功能与续航上继续下工夫,如此可穿戴设备行业才能得到持续性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网,未经前瞻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谷歌ar眼镜新专利曝光:采用光场相机,外形设计接近普通眼镜

看日报是个好习惯。

谷歌AR眼镜新专利曝光:采用光场相机,外形设计贴近普通眼镜

谷歌和Facebook都在争夺苹果AR眼镜的市场份额。最早提出AR眼镜产品这个概念的谷歌曾推出其“Glass”产品,其新颖的设计和外表在一开始吸引了不少用户,但遗憾的是最后以停产告终。但正如我们之前报道的那样,谷歌为将来的智能眼镜提供了更为传统的设计。

据美国商标专利局发布的最新谷歌专利,其指出:“虚拟眼镜组被配置为在右镜片和左镜片中显示光场图像,该图像基于在镜头相对侧通过光场相机接收到的数据生成,可从佩戴虚拟眼镜组用户的眼睛角度来看虚拟眼镜组之外对象的图像。”

为了校正用户的眼睛与镜片之间的距离,谷歌为用户的眼睛提供了与镜片上的相机不同的原点,相机可能包括具有多个视点的光场相机,虚拟眼镜组可能包括处理器,以从眼睛的有利位置构造图像显示给用户,从而消除视差效果。

光场相机,也可以被认为是全光相机,可以使用多个相机或子相机或多个镜头从多个位置和/或视点捕获图像。谷歌于2018年3月收购了Lytro,后者被认为是光场相机或全光相机的领导者之一,这可能是谷歌下一代眼镜产品的优势。

从多个位置和/或视点捕获图像可以允许从有利位置和/或从实际未捕获图像的位置构造三维场景的图像。

为了创建三维场景而不是平面屏幕的图像,显示器可以包括具有多个显示器的光场显示器。光场显示器可以用深度提示将三维图像呈现给用户的每只眼睛,从而使用户感到好像其正在观察实际场景。

谷歌的专利图1A是用户佩戴虚拟眼镜组的图像,图1B是虚拟眼镜组和使用者的眼睛的分解图。图5示出了在每个透镜包括广角照相机的示例中的用户的眼睛和透镜。

有关谷歌下一代“Glass”的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此处查看专利文件10,715,791。

为了再次加速智能眼镜产品的发展,谷歌在今年收购了主要面向C端的加拿大AR智能眼镜公司North,这或许能够使我们对它们的未来有所了解。

在谷歌之外,苹果未来的AR眼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6月有消息传出称,他们的秘密团队正在研究两种头戴式设备:AR眼镜和成熟的MR头显。

当然,并不是谁能将产品首先推向市场谁就能成功,关键在于谁能首先向市场推出可行的HMD设备,该HMD实际上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有大量可用内容,且是正确的设计等。有了“Glass”产品的前车之鉴,谷歌这次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吗?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DIGIX极客AR/VR双赛收官 精品应用开启数字生活交互新体验

9月10日,2020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东莞松山湖拉开帷幕。在11日的AR&VR分论坛上,华为正式发布了AR&VR战略及AR/VR Engine3.0能力,在“芯-端-云”能力全面开放的战略下,聚合资源赋能合作伙伴,加速激励应用创新。同时,现场揭晓了DIGIX极客AR/VR双赛获奖名单,并对获奖开发者进行表彰。

华为AR/VR产品线总裁李腾跃表示,伴随5G加速商用落地,AR&VR产业会迎来新的一轮爆发,华为将拥抱行业发展趋势,将AR/VR与5G技术深度融合,持续推进AR/VR Engine全面开放,通过各类活动赛事,携手合作伙伴孵化创新应用,共建AR/VR内容生态。

开放AR/VR Engine能力 多领域挖掘AR/VR精品应用

华为DIGIX极客AR/VR精品应用大赛和3D精品设计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在现场公布,在经过层层评审与技术测验后,18支团队脱颖而出。作为去年同期开启的业内重量级AR/VR类赛事,共向社会征集了数百款应用,涵盖了工业、文化、教育、历史、农业、生活、科幻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出AR/VR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价值。

AR/VR是5G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在数字生活全面提速的驱动下,虚拟与现实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成熟,终端用户对于技术需求越来越高,这就为AR/VR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华为从终端应用体验出发,通过DIGIX极客AR/VR精品应用大赛和3D精品设计大赛,挖掘精品AR/VR应用,挖掘好的开发者与华为共同促进AR/VR内容创新,共同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推动AR/VR产业升级发展。

AR/VR精品应用大赛获奖名单

精品AR/VR应用助推行业创新 多领域提升用户数字生活体验

AR/VR技术结合3D视觉能更好展示虚拟场景的魅力,为用户打造优质体验。正如AR/VR精品应用大赛涌现的多款游戏、教育、科普类精品应用。立体逼真的视觉效果,真实的动作交互,让终端用户沉浸在游戏场景中,体验流畅精美的游戏氛围;除了游戏类应用,还涌现了集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科普、教育类创新应用,通过构建趣味性的虚拟学习环境、虚拟演练场景,寓教于乐地让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快速感知并掌握所传递的信息。

为了持续赋能AR/VR领域的应用开发者,3D精品设计大赛聚焦AR/VR内容创新,构建用户优质体验。本次获奖的3D模型作品表现亮眼,画面精美度高、场景与人物的设计精致又丰富,通过AR/VR设备进行展示,能快速刺激和抓住用户观感,准确传达画面表达的讯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3D视觉体验。

通过华为DIGIX极客AR/VR精品应用大赛和3D精品设计大赛,开发者借助华为AR Engine、VR Engine等开放能力和3D内容平台,将简单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加立体、灵活、多样,帮助用户开启数字生活时代的新体验。同时,华为携手开发者打造符合终端需求、市场要求的精品AR/VR应用,提升终端用户数字生活交互体验,助推产业创新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开放新技术赋能开发者 发掘精品应用丰富HMS生态

打造精品AR/VR应用内容,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一环。优质AR/VR内容带给终端用户虚拟与现实世界密切交互的全新体验。华为DIGIX极客AR/VR精品应用大赛和3D精品设计大赛为开发者提供了成熟的技术能力:HUAWEI AR Engine可以通过终端硬件垂直优化AR算法,支持诸多丰富的AR应用场景,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AR应用;同时,HUAWEI VR Engine可与华为终端设备高度适配,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VR开发平台。

除了AR/VR精品应用大赛和3D精品设计大赛,华为还推出了DIGIX极客AR/VR应用创新大赛、人工智能校园创新大赛、算法精英大赛、以及目前正在举办的华为HMS全球应用创新大赛和2020 DIGIX全球校园AI算法精英大赛。多项赛事激发全球应用开发者创新,发掘更多的精品应用,开发者利用华为HMS Core“芯-端-云”开放能力、集成开发环境和工具,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多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华为面向全球打造HMS生态,将领先的技术成果开放给全球开发者,持续推出各项专业赛事与激励扶持计划,给全球开发者更大的赋能,让开发者充分专注智慧创新本身,在华为提供的舞台上获得更大的成长进步。

《毁灭战士3》VR mod即将登陆Oculus Quest

上个月,将PC经典游戏移植到Oculus Quest的开发商的Simon Brown(又名DrBeef )成功推出2001年备受喜爱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重返德军总部 》(Return To Castle Wolfenstein,以下称RTCW)VR版。他认为本月可以带来2004年的《毁灭战士3》。

当DrBeef和合作者发布RTCW mod时,考虑到Quest处理器的局限性,以可接受的帧频移植新游戏的想法似乎不太可能。DrBeef表示,Emile Belanger开发的《毁灭战士3》 引擎的改进将提供给游戏“多线程渲染器,足以提高fps在Quest上的运行效果。”

DrBeef 表示:“显然有一些需要妥协的地方,但是它运行得很好,效果方面并不会降低太多。”

官方宣传片

DrBeef曾将1993 年版的《毁灭战士》,以及1998年的原始版本《半衰期》(Half-Life)带到Oculus Quest中 。DrBeef惯用模式通常是将游戏的文件放入Quest的文件夹中,并且通常可以在Steam之类的服务上以5或10美金的价格购买完整版游戏。

超薄VR方案中的鬼影及不同品牌鬼影度性能的对比

一、鬼影、眩光的定义

在成像光学系统中,物体发出的主要光线遵循几何光学规律,在像面或者指定面形成相应的像,被称为主像,但并非所有的光线都能如此理想,与主像相对的,系统中往往还存在非理想因素带来的杂散光。这些杂散光往往由透镜界面多次反射、透镜缺陷散射、物理结构散射等造成。实际应用场景中,这些杂散光往往会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形成“像”,被称为“鬼像”(ghost),照相机行业中,有时也将逆光拍摄时由强光带来的鬼影称为“眩光”(Flare)。

不论是鬼影还是眩光,这些杂散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图像质量的降低,主要是对比度以及MTF等;

二、超薄VR方案中的鬼影

超薄VR方案也被形象得称为pancake,这是一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新型光学方案,其主要思路在于通过反射元件进行光路折叠,从而压缩光学模组厚度,使得整机更加轻薄。

最初的pancake方案于上世纪60~70年代被提出,它通过两个半透半反镜来实现折叠,经过一次“折返”,系统的光效迅速下降到了(1/2)4即1/16,而更为棘手的是其对比度非常低,因为两个强反射面的存在,其鬼影问题远比经过增透处理的常规透镜严重,因而一直没有得到应用。直到上世纪90年代,通过将偏振引入光路,并且利用PBS具有透射P反射S的效果,搭配偏振转换元件,使系统理论效率提升到(1/2)2即1/4,同时也显著改善了图像对比度,成为非常有希望的下一代光学方案。

即便改善了光效,Pancake方案面临的鬼影问题,仍然较常规非球面/菲涅尔方案更为严重。Pancake的诸多鬼影,其来源各不相同,这些重影在画面中的表现也不一而足,有的能够清晰成像,有的则以光斑的形态存在。比如下图是用相机在高曝光下拍摄的一个Pancake的图像,当镜头在eyebox中正对模组进行拍摄时,主像上漂浮一层“光晕”,几乎充满整个视场(下图),而主像(图中的白色方块)的附近还有其它一些鬼影的存在,这些鬼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用户对于图像对比度的感知。

三、Pancake鬼影的测量

鬼影的测量,主要采用其相对主像的强度,比如照相物镜,即测量CMOS接收到的鬼影与主像的比值,但是对于VR/AR用镜头,其主像为虚像,因此需要采用一类似人眼的镜头,在指定位置处拍摄(通常为eyebox),捕获图片,以此模拟人眼看到的效果。Pancake鬼影的测量即基于此,基本的步骤如下:

  1. 固定测试相机,使得镜头入瞳位于Eyebox处,拍摄特定测试图(见下);
  2. 校正Gamma,将强度还原到线性空间中,分别记录不同视场的黑块/白块的平均亮度;
  3. 计算不同视场的鬼影度以及整体视场的平均值

测试卡的选择,一方面参照鬼影衡量的行业标准和经验,另一方面参照VR的使用场景,最终我们选用如下三张测试卡:

第一张测试卡主要用来测试黑色背景下鬼影的强度,主要表现为“晕”;

第二张测试卡主要用来衡量整个画面的对比度分布;

第三章测试卡主要用来衡量画面中存在的眩光,属于ISO推荐的测试卡;

四、鬼影度性能对比衡量

下表是惠牛已经量产的方案与市场主要方案的性能对比;

从体验上来看,鬼影度越低,偏色越不明显,用户的主观感受越好。惠牛的模组在各种典型场景下的鬼影度比行业主流产品平均低30%,同时偏色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测试图卡实拍效果对比(Flare)

某知名品牌VR模组实拍

惠牛VR模组实拍

苹果无线通信系统新专利曝光:能以1Gbps速度向头戴设备传输AR/VR内容

美国专利商标局在最近几周内为苹果发布了一项新授予的专利,该专利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和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定位定向波信号的技术。

更具体地说,苹果公司设想未来的工作场所和其他设施(例如学校和其他地方)将采用其最新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支持毫米波信号,能够以1Gbps的速度向未来的头戴式设备提供丰富的AR和VR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将传递给专门佩戴某种形式的头戴式显示设备(HMD)的员工-无论是AR眼镜还是成熟的VR头显。

尽管苹果没有为我们提供此类通信系统将提供什么的具体营销示例,但很显然,专业人员、日常工作人员和学生将能够使用下一代AR /VR应用程序与苹果公司的新系统进行更高水平的沟通。

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将能够提取3D地图或图像并将其直接传输给班级中学生佩戴的HMD,以使课程更加逼真和有意义。该系统允许老师在向学生解释3D对象的各种属性的同时操作它,从而提供全新的更丰富的师生体验。

医院的外科医生可能正在等待对发生严重车祸的患者进行脑部扫描的最新图像。时间就是一切,要知道患者是否可以幸免于难。该系统可以将接收到的患者脑部扫描的详细图像发送到医生的头戴式设备中,在那里他们可以实时操作图像并当场做出挽救生命的决定。

虽然今天使用iPad来完成其中一些工作,但下一代通讯系统上的未来头显将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多的扫描细节。

苹果公司这项最新授予的专利详细介绍了他们为下一代通信设计的新通信系统,其中在不久的将来,包括VR和AR内容将司空见惯。尽管实际上这可能仍然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AR / VR应用

苹果公司的专利文件解释说,在虚拟或增强现实应用程序中,用户设备可以使用毫米波与基站无线通信大量数据。

实际上,波长在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毫米波(例如30-300 GHz波)可以以每秒1 GB或更大的速率传输数据。

但是,随着用户在诸如房间之类的空间内移动,对象可能会阻塞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当前链接路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或基站可能执行扫描以识别新的链接路径(如果可用),或者可能会丢失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然而即使新的链接路径可用,在执行扫描以识别新的链接路径时,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也可能停止。这可能导致在用户设备上显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场景卡顿,或者变得无响应。

这样的中断可能会产生负面的用户体验。此外,在其他应用程序中,例如流视频或音频,此类中断可能会导致不良的用户体验。

收集位置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已经包括在用户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传感器接收关于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例如,许多用户设备可以包括GPS系统和/或惯性测量单元,诸如陀螺仪和/或加速度计,其收集关于用户设备的当前位置或方位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样的位置信息可以被诸如虚拟现实应用之类的应用基于用户设备的位置或取向来调整显示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由用户设备的位置传感器收集的位置信息提供给波束成形决策引擎,以确定基站或中继坞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链路路径。

波束成形决策引擎+中继站或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中继站或基站的通信站可以进一步利用关于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在基站和中继站之间切换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形成决策引擎可以确定用户设备的行进方向或用户设备取向的预测变化,并且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方向来预测用户设备的未来位置或未来取向,或预测方向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形成决策引擎还可以标识具有到被阻挡的用户设备的预测未来位置或未来取向链接路径的中继站台或基站。

例如,波束成形决策引擎可以在丢失当前通信链路之前或在当前通信链路被断开之前,确定下一通信链路设备(例如,基站或中继坞)和来自下一通信链路设备的下一通信链路路径。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波束形成决策引擎可以将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从当前链路路径切换到利用下一中继站或下一基站的新链路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不执行扫描操作来识别下一个中继坞或基站的情况下执行这种通信链路改变。

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成形决策引擎可以预测用户设备相对于下一个中继站台或基站的未来位置,从而进行扫描以识别要发送的定向波信号的波束方向。从下一个中继站台或基站到用户设备的连接可能会被省略,或者扫描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例如,波束形成决策引擎可以使用位置信息来确定如何形成指向用户设备的预测位置或方向的波束,而无需在预测位置或方向上扫描到用户设备的链接路径。这样,可以减少或消除改变链接路径时的中断时间,这可以改善应用程序性能和用户体验。

在苹果的专利图1A中,我们能够看到包括基站,中继站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示。图1B是示出中继坞组件的框图。

苹果的专利图3A是示出诸如基站或中继坞的通信站的组件的框图;图3B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具有照相机或红外传感器的中继坞。

苹果的专利图5A是示出用户设备组件的框图;图5B是用户设备的位置/运动传感器的更详细的视图。

苹果公司的专利图8-10显示了根据房间以及是否有障碍物的替代布局或配置。下面的图8示出了包括多个基站和多个照相机或红外传感器的无线通信系统;图9示出了包括壁挂式中继坞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0示出了包括落地式中继坞的无线通信系统。

苹果的专利图4A-4C示出了发射光信号的用户设备以及包括相机或红外传感器的中继坞。

最后,苹果还指出,在某些实施例中,中继坞可以安装在多个位置的组合中。例如,在非常大的房间或场所(例如礼堂)中,中继坞可以安装在礼堂的侧壁,天花板和礼堂的地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位置的各种其他组合可以用于中继站和/或基站。

炫耀其通信系统的最佳方法是让苹果在史蒂夫·乔布斯剧院的活动中与与会者一起进行现场演示,让与会者穿着他们的下一代头戴式显示设备。只有时间会证明我们将来是否会看到这样的演示。

苹果的这项专利授权是在几周前由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它最初于2018年下半年提交,此专利中包含的某些工作可以追溯到2017年下半年。

所有五位发明者都在苹果公司先进的天线设计团队工作。其中一位工程师Wu先生从事新颖的成像雷达系统,雷达天线设计,小型化天线设计等工作。

Rokid联合1688推出全新AR工业解决方案,工博会首日迎来千人体验

9月15日,第 22 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作为国内领先的 AR企业 ,Rokid 与阿里巴巴 1688 联合参展本届工博会,在本次博览会推出新的 AR 工业解决方案,包括点巡检、作业指导书、远程协作系统等应用,协助工业企业在员工、设备、工厂三个维度实现更加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和安全化的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

Rokid与1688共同研发的黑科技应用3D工业指导书,则成为了本届工博会的亮点,在展会首日就吸引了超过千人前来体验。

今年5月,全球首款可折叠AR眼镜Rokid Glass 2全面量产。它带有专项自研降噪算法,能够在高达85分贝的工业噪声环境中准确快速识别语音指令,无惧任何噪音困扰。今年9月,Rokid 专为工业领域,推出全新的AR解决方案,可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生产力、更低的成本,引领工业行业加速完成智能化变革。

在工博会现场,Rokid联合1688,为现场观众带来基于 Rokid Glass 2 研发的三大核心 AR 工业应用:

点巡检应用

通过眼镜端的可视化任务指示,代替传统的人工巡检,对设备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停机率。

作业指导书应用

通过眼镜端的分步骤指示,员工可进行标准化的流程作业和检修作业,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和生产成本。

远程专家协作系统

通过眼镜的多人通话、屏幕共享、截图标注、工业白板、视频录制等功能,有助于提升一线员工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Rokid产品技术总监赵维奇还在现场分享“AR工业数字化升级与未来展望”主题演讲 ,详细介绍了AR解决方案。

赵维奇表示:Rokid 的AR眼镜具备世界先进的近眼显示和感知交互技术,可以支持构建虚实融合的3D产品体验,在佩戴者眼前显示动态的设备参数,历史数据,指标变化和可视化图表。佩戴Rokid Glass 2不仅不影响视野,还可以通过声控解放双手。同时,眼镜端具备安全风险提示,在充分保证一线员工行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作业指导。AR眼镜将会成为未来工业行业的标配。”

本届工博会于9月15日开幕,持续至9月19日。在此期间,观众都可以前来参观。Rokid的展台位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2H-B138展位。在9月17 日下午 15:00-16:00, Rokid 产品技术总监赵维奇还将在展台为大家带来题为《AR工业数字化升级与未来展望》的分享。

Rokid 成立于2014年,深耕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光学显示、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Rokid通过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不同垂直领域的客户赋能,用坚实的 技术力量 ,结合人工智能、5G、大数据, 推动工业行业全面数字化升级和发展,成为行业内不可缺少的标配工具。

灵犀微光亮相光博会:好产品重技术更重应用

9月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在深圳市宝安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灵犀微光作为知名的AR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受邀参加了本届光博会光电子创新展,并展出了多款产品。

灵犀微光光博会展位

上投式光波导即将量产

灵犀微光始终聚焦AR设备瓶颈技术——光学显示,主攻核心器件光学引擎,不仅研发出光波导、纳米光栅技术、微芯片扫描光场技术为内核的AR眼镜,还率先建成光波导模组全流程规模量产自有产线,实现了低成本量产光波导AR镜片。

本次光博会上,灵犀微光带来了全系列标准化产品,其中,上投式光学模组AW81吸引了许多专业观众的目光。

灵犀微光上投式光学模组AW81现场实拍

AW81采用上投式设计,微显示器位于光波导镜片的上部,水平视线不会被遮挡,适用于开发头盔式产品,视场角高达40°,RGB全彩显示,1920×1080P全高清分辨率,出瞳距离及眼动范围较其他产品均有较大提升,能够更广泛的适用于各类场景。

传统AR头盔应用方式

据了解,早在一年前,就有客户提出希望能有从顶部投影的产品,这样可以直接应用在现有的军用警用头盔中,避免水平方向视线的二次遮挡,这与灵犀微光始终强调的产品形态应尽可能小,避免遮挡用户视线的理念不谋而合,很快拿出来初代样机。本次光博会上AW81的展出,是不断迭代优化后的成果,预示着这类型产品即将规模量产。

AW81在光博会现场展出后,即有慕名而来的客户表示这就是他们需要的产品,希望后续能有更多深入合作。

以市场需求为先,持续打磨产品

近年来,AR行业不断发展,但受制于产品价格和应用,消费级市场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目前主流应用场景依然集中在政府及企业侧。灵犀微光在坚持研制适用于消费级AR眼镜的光学模组的同时,也不忘根据现有市场的需求,研制可快速落地的其他各类产品。

灵犀微光与客户研制的听障AR眼镜试戴

灵犀微光红外测温眼镜使用示意

在过去一两年里,灵犀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摸索尝试具体的应用场景落地,如因疫情推出的红外测温眼镜,已经落地于某地公安的智能安防AR眼镜,与国内某聋哑人设备企业合作发布的一款听障AR眼镜,可为高铁维修实现远程指导、辅助检修的智能头盔等等。这类产品通过场景落地后可以根据市场检验与反馈,进一步继续完善软硬件,并开发与其相关的新的应用场景,让整个行业从一开始单纯的技术研究转为可以真正被落地使用的产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带动灵犀与行业的正向发展。

光博会灵犀微光展出产品一览

本次光博会上,除AW81外,灵犀微光还展出了许多其他产品,它们均有各自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样受到许多用户的青睐。

此前已经多次曝光,可量产的光波导显示模组AW70s,它仅重10.9g,视场角28°,RGB全彩显示、1280×720P分辨率、800nits的可调亮度,在坚持超轻薄的同时具有优秀的图像显示能力,使AR眼镜更像眼镜成为可能。

灵犀微光AW70s现场实拍

灵犀已成熟量产的光学模组AW60,兼具了性能与形态的平衡,重17.6g、36°视场角、RGB全彩显示、1280×720P分辨率,已经被大量应用在灵犀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产品上。

灵犀微光AW60现场实拍

专为军工和特种行业定制开发的AWO71采用OLED光学显示技术,功耗仅为其他型号模组的1/6,具有100000:1的超高对比度,可以在极端环境下工作存储,在低温、长续航等极限条件下有出色的表现。

灵犀微光AWO71现场实拍

灵犀作为专业的AR光学解决方案提供者,考虑到部分合作伙伴可能需要整体AR眼镜建议方案,为了更好的展示显示模组的应用方式,研制了开发套件供用户体验。

本次展出的MC1以灵犀成熟可量产光学模组AW60为核心,可选配搭载摄像头、蓝牙、九轴等功能模组,并提供遮光镜片、屈光镜片等适用于不同场景。

灵犀微光MC1现场实拍

此外,灵犀微光还带来了一款超高亮度、超高对比度、大视场角的定制光波导显示模组,秘密展示给深度合作伙伴及密切关注灵犀的媒体和投资机构。据悉,目前该款方案已经小规模试产,预计今年年底将正式对外推出。

对灵犀微光来说,坚持做更像普通眼镜的AR眼镜是始终的追求,在前进的过程中,贴合市场需求,实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和改进产品,将使灵犀走得更快更远。

创新奇志成立了科研委员会,5位顶尖AI科学家和专家加入

2019年6月3日,北京 —创新奇智宣布成立 “创新奇智科研委员会” ,聘请5位国内外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加入,他们是:

张潼: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和数学系教授、创新工场科研合伙人、前腾讯AI Lab负责人

杨睿刚:百度研究院三维视觉首席科学家、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

张弥: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王咏刚:创新工场CT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

张发恩:创新奇智CTO和联合创始人、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首席架构师、宁波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

创新决胜未来。创新奇智作为一家专注AI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公司,深知在行业场景之中坚持技术创新,才是创新奇智的立身之本、动力之源。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奇智结合AI技术商业化的特点,制定了科学技术人才三级体系建设方案,三级体系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从顶到下分别是:“创新奇智科研委员会 — 创新奇智创新研究院 — 创新奇智工程算法研发团队”。

“创新奇智科研委员会” 由世界顶级人工智能科学家及知名专家担任,负责洞悉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算法和技术,宏观指导创新奇智的算法和技术研发方向。

“创新奇智创新研究院”由国内外优秀研究员组成,针对工程和算法中的难题进行研究及攻坚,最终转换为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把研究成果发表为论文和专利。

“创新奇智工程算法研发团队”由总部、华南、华中、华西、华东的区域CTO领衔各类优秀工程师组成,负责所有项目的研发和交付工作。

创新奇智CEO徐辉表示:“科研委员会是创新奇智的一面技术创新旗帜,是我们坚持以技术为基础、以技术为核心价值的又一体现。五位顶级AI科学家和专家对前沿技术趋势的把握和判断,可以确保创新奇智的技术研发沿着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可以确保创新奇智能够将学术界、工业界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和算法应用到产品和解决方案中,从而帮助创新奇智打造行业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最终帮助商业客户提升商业价值,造福社会。随着科研委员会的成立及科学技术人才三级体系日臻成熟,创新奇智这辆’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的跑车,将具备更强大的动力,在AI商业化的路上跑得更快、更稳。”

“创新奇智科研委员会”委员

张潼:张潼教授目前担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和数学系教授、创新工场科研合伙人。张潼拥有美国康奈尔大学数学和计算机双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经担任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终身教授、IBM研究院研究员和雅虎研究院主任科学家、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和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腾讯AI Lab主任。曾参加美国国家科学院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是美国统计学会和国际数理统计学会Fellow,并担任NIPS、ICML、COLT等国际顶级机器学习会议主席或领域主席,以及PAMI、 JMLR和Machine Learning Journal等国际一流人工智能期刊编委。

杨睿刚:杨睿刚博士目前就职于百度研究院,任三维视觉首席科学家, 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杨博士先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入百度之前,任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杨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重点从事三维重建和三维数据分析领域研究。近年来,杨博士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被谷歌学术引用过万次,H因子达50。在杨博士获得的众多奖项中,包括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4年颁发的“职业奖”和在肯塔基大学2013年颁发的“院长研究奖”。杨博士同时也是IEEE(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并于2012年起担任IEEE PAMI编委会成员。

张弥:张弥现任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ECE) 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CSE) 教授。张弥博士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和他的学生在相关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张弥教授所领导的智能系统实验室主要从事深度学习算法和系统的研发,以及在虚拟现实设备、无人驾驶汽车/飞机、智能移动和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的应用。

王咏刚:创新工场CT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负责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并参与AI项目的投资。发起和创建了“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 、“AI Challenger全球人工智能挑战赛”等大型人才培养项目。参与创建了AI商业赋能公司——创新奇智。在加入创新工场之前,王咏刚在谷歌公司工作超过10年,担任主任工程师和高级技术经理,参与或负责研发的项目包括桌面搜索、谷歌拼音输入法、产品搜索、知识图谱、谷歌首页涂鸦(Doodles)等。王咏刚毕业于北京大学,擅长的技术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分布式系统、动画和游戏引擎等。

张发恩:张发恩现任创新奇智CTO、联合创始人,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首席架构师,宁波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张发恩在IT行业拥有十年以上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涉及企业级软件、室内地图定位与导航、互联网搜索引擎、全领域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与存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众多领域。工作期间获得10余项美国专利,30余项中国专利。张发恩曾任百度主任研发架构师、百度云计算事业部技术委员会主席、百度云计算事业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还曾在Google和微软担任研发职务。张发恩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

43.6K新闻图集

黄明会见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

市场价值缩水了1000亿美元,谷歌终于下台了?

作者:朝颜

监制:罗超

6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6月2日),谷歌在美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规模网路宕机,数千网站全面瘫痪。无独有偶,截至美国当地时间6月3日收盘,谷歌股价较2018年1月22日历史最高跌了近10.3%,市值蒸发近1000亿美元。

作为全球广告之王,谷歌究竟怎么了?

谷歌的外忧:严监管、巨额罚单和拆分危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司法局正计划对谷歌的展开反垄断调查,这也是继欧盟开出巨额罚单后,谷歌面临的又一重大监管审查。

自2017年以来,因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公平竞争,欧盟已经向谷歌开出3张天价罚单,总额高达82亿欧元,约合92亿美元。其中在2018年7月,欧盟宣布对谷歌处以43.4亿欧元罚款,更是创下全球监管机构对单一公司的最高罚款纪录,该罚款金额占谷歌2017年126.2亿美元净利润的近35%。

2019年初,法国隐私监管机构向谷歌开出5000万欧元罚单;今年5月,欧盟数据保护委员会宣布再次对谷歌开展系列调查,内容涉及谷歌收集网络广告相关数据的行为。

除了美国和欧盟之外,谷歌还面临着诸多指控与审查。目前,印度竞争委员会(印度政府反垄断监管机构)、意大利政府反垄断机构、日本政府公平贸易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政府反垄断机构均已展开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

在承受巨额罚单与各国调查的同时,谷歌还面临着拆分危机。美国的科技巨头微软曾一度面临拆分困局,与美国政府多次斡旋才幸免于难,但围绕美国科技巨头的拆分危机并没有就此消除。

特朗普一向不待见科技企业,曾公开炮轰谷歌带有偏见色彩,认为谷歌搜索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对特朗普和共和党持有偏见,谷歌的YouTube和Twitter更是偏爱民主党。

然而,被偏爱的民主党人并没有接过谷歌的“金水”。今年3月,2020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者Elizabeth Warren发布了一篇题为《关于我们如何拆分大型科技公司》的文章,直指以谷歌、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的垄断问题。

今年5月,Facebook联合创始人Chris Hughes也发文表示,这些科技巨头很危险,除非可以削弱它们的影响力,否则就需要被拆分。

事实上,美国社会对拆分科技巨头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民众认为谷歌、Facebook等科技企业的垄断严重影响了美国市场的公平竞争。

谷歌的内患:广告业务疲软 AI难挑大梁

腹背受敌的谷歌同时承受着来自内部的压力。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的2019年Q1财报显示,一季度实现总营收363.39亿美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的311亿美元有了17%的增长,但这是自2015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个季度,远低于市场预期。

受欧盟的巨额罚单影响,一季度实现净利润为66.57亿美元,同比下滑29%,同样低于市场预期。但比起罚单,谷歌还面临着诸多正在进行或即将展开的严监管,这或许会对谷歌未来的利润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原有的高估值体系也将因此受到挑战。

与此同时,财报还透露了Alphabet的员工数量已超10万,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了四千六百余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则超出了一万八千余名员工,人力成本在不断攀升。

2018年Alphabet的收入达到1368亿美元,其中85%来自广告。目前,谷歌的主要营收还是来源于广告业务。

NetMarketShare统计数据显示,谷歌目前控制着全球搜索引擎市场70%以上的份额。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9年谷歌的数字广告营收份额为37.2%,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脸书。

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谷歌虽然仍保持着增长,但明显放缓。财报透露,2019年一季度,谷歌实现总广告营收为307.2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6.42亿美元,但低于市场预期,增速为三年来最低。

过去三年谷歌广告点击次数长期维持超过50%的增速,但2019年一季度却仅为39%,广告点击次数增速降至11个季度以来最低,而广告价格还处在下降区间。Adstage统计了Google上13亿次广告曝光和超过3600万的广告点击数据,发现Google搜索引擎的广告点击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7年一季度的8%下降至2019年一季度的2.72%。这意味着,谷歌的用户红利消失,流量增长见顶,通过广告拉动增长的模式已近天花板。反观谷歌的竞争对手亚马逊、Facebook等却依靠产品、内容的镶嵌在增长的广告业务中大放异彩。

这与搜索引擎的变迁不无关系。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正逐步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而在移动端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则明显下降。

而在包括自动驾驶公司Waymo等在内的“Other Bets”上,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是1.7亿美元,尽管比去年的1.5亿有所增长,但仍然是不赚钱的项目。谷歌AI First战略下的新业务,自动驾驶、智能手机、云计算等业务还处于早期大规模烧钱的投入阶段,目前还未成为谷歌的变现路径,更不足以支撑谷歌的生存重压。

过分依赖广告业务的谷歌,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为此,谷歌不得不低下头,试图去找回失去的流量与昔日的风光。

谷歌的未来:创新广告方式 跨界突破壁垒

随着财务压力的增加,谷歌也开始加速在广告业务上的变革。目前,谷歌已在移动应用中增加了大量的广告位,在旗下Google、Chrome搜索框下的信息流“发现”(Discover)中全面接入广告;在搜索结果中呈现至多8张图片广告,增加广告供给;在谷歌地图中,广告将出现在推荐搜索查询、路线页面和导航过程中;在谷歌购物主页上显示个性化内容。但互联网用户对谷歌广告的厌恶也在与日俱增。

事实上,年轻用户对体验的追求、广告拦截软件的普遍应用以及公众对科技巨头的信任危机正在逐步消耗市场对谷歌广告业务的耐心。谷歌急需找到突破口,一方面稳住广告业务下滑的颓势,另一方面开辟出新的盈利路径,逐步代替广告业务成为谷歌的中流砥柱。

在广告业务上,谷歌需要尝试新的方式来适应年轻用户的审美取向和使用习惯。这就要求谷歌的广告业务应该从品牌导向转向用户创造,比如通过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流行的UGC(用户原创内容)、vlog(视频日志)等方式实现广告的转化,YouTube恰好可以成为这类模式的平台入口,而不再是简单粗暴式的广告露出。

在新业务的拓展上,谷歌选择了以AI主导的智能设备、云计算和自动驾驶三大领域作为突破口。据Gartner出品的2018年全球公共云计算份额报告显示,AWS、Azure和阿里云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是51.8%、13.3%和4.6%,并将继续扩大领先优势。从目前的市场布局来看,三大巨头已占有近70%的市场,较晚入局的谷歌云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很难从三大云巨头嘴里抢夺更多的市场。

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同样是需要巨大投入的产业,是否能实现弯道超车,关键是还要看最终产品的品质性能以及市场的占有量。尤其是在智能设备的赛道上,已有不少玩家获得成功,较晚入局的谷歌能否突破壁垒,跨界成功仍是个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谷歌未来最大的增量是来自于其新业务的增长。为此,谷歌只能放手一搏。

如何在海外推广谷歌?

Google海外推广怎么做?现在有很多网络公司可以提供google优化和广告的,这些靠不靠谱?昕锐社指出,每个公司的推广团队配置不一样,这里就谷歌海外推广怎么做给些经验!

什么是谷歌海外推广?

通俗的讲就是利用Google搜索引擎为自己的产品做海外网络营销。Google是全球的搜索引擎,其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Google的知名度在世界互联网范围内处于顶端。由此可见利用Google做海外推广,面向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销售自己的产品,其前景是无法估量的。

为什么选择谷歌推广

1、Google是全球的并且的搜索引擎,主要的搜索服务有:网页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地图搜索,新闻搜索,购物搜索,博客搜索,论坛搜索

2、展示面广:面向全球 200 多个国家,覆盖面广,每天超过 2 亿次搜索请求,接触到世 界约80%的互联网用户。

3、投放时机:面向 25 – 45 岁用户群,有购买力,看到广告的正是需要购买的用户。

4、Google 是全球知名品牌,增强你公司的影响力。

5、费用少,投资少:只需要支付点击次数的付费,利用数据跟踪投资回报率。

6、灵活性:满足多个目标,几乎可以即时改进更改广告系列。

7、Google 收录数十亿网址、109种界面语言、113个国际域名。 Google 全球拥有上万合作伙伴,包括美国在线、纽约时报、迪斯尼、网易、腾讯QQ等。

8、Google占全球搜索市场68.2%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一。

怎么做Google谷歌海外推广

这里我们主要分为两点,一个是谷歌SEO优化,另一个是谷歌adwords广告推广。

一、Google谷歌seo优化:

A 谷歌关键字广告的特点

01.全球优质覆盖,网罗潜在客户

02.按效果付费,避免资金浪费

03.广告精准投放,上门客户更优质

04.灵活自主控制预算,广告需求应运而生

05.优质服务随行,一路助力成功

B 谷歌seo的基础优化

1:网站结构

看下网站结构的否符合谷歌蜘蛛的抓取习惯,是否利于抓取;

2:URL优化

Google的URL优化主要是URL中含有关键词的英文;

3:标签优化:

外贸网站的H标签是否井井有条;H1是否有过度使用?其他的alt、title、nofollow等标签是否有合理使用;

4:页面聚合

谷歌搜索引擎对于聚合页面是非常的喜欢,而我们的关键词很多都是内页做的排名;因此内页做了相关产品的调用,效果很好;

5:标题中含有关键词

现在谷歌对于关键词的作用非常小了,对于标题非常重视。所以外贸网站在优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写好标题及描述。

6:外链

Google对于外链的重视程度很高,但是,它的要求也非常高,大家都知道,高质量的外链才是有效的。

7:数据分析

做优化什么最重要?数据分析!做Google不做数据分析那等于不知道自己在干嘛,这些数据有很多,包括来源渠道、国家/地区、最受欢迎页面/元素、停留时间等等!

8:分析日志

网站日志是个好东西,通过日志能看出网站很多数据;包括死链、蜘蛛抓取时间、页面、频率等。

二、Google谷歌adwords广告投放:

1.计划目标:

不管我们是在推广产品还是在做项目,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引我们的实践。你的目标或许是追求流量,或许是追求转化率,又或许是追求品牌知名度。不管是哪个目标,如果不够明确,就会影响到具体的实施方案。

2.注册谷歌账号:

账户注册和开户比较简单,一般都可以直接在谷歌提供的指导下操作开具自己的推广账户。

3.搭建账户:

在这里需要做的就是同一产品,同一类词要放到一个广告组里,广告组尽量划分的细致一些。如果关键词的数量比较多,而分组又很少的话,会导致后续的数据分析产生误差。

4.选词:

找到与企业品牌、行业特性、产品线、产品特性和营销活动等相关的“主题关键词”,尽可能设定和目标用户搜索习惯一致的关键词。

5.写广告创意:

a.现自己的特点 

不把自己的特点展现出来,用户怎么会知道呢?企业做Google海外推广应该把自己的特点展现在用户面前,并且注意,不要给用户一种自卖自夸的感觉,而是要从用户的内心说服用户。

b.企业的推广如果不正规,如何才能让用户信任自己呢?企业一定要是重视正规性,告诉用户自己的推广是正规的推广,自己的企业是正规的企业,让用户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去购买自己的产品。

c.品牌的竞争力永远超乎企业的想象,企业绝对要重视到这个方面的工作。当用户知道了企业的品牌,相信了企业的品牌,那企业的转化率肯定不低,此时企业在做什么工作都是水到渠成的。

6.数据分析:

推广进行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这段时间内的推广效果进行回顾,从而调整自己下个周期的推广方向。如果账户搭建的足够详细,那么数据分析也会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