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微软推出OpenAI支持的Bing搜索引擎,比ChatGPT更先进

36氪获悉,微软(MSFT.US)于美东时间2月7日(北京时间2月8日)宣布推出由OpenAI提供技术支持的最新版Bing(中文名“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

新版Bing运行在比ChatGPT更先进的OpenAI语言模型上,但并不是之前坊间相传的GPT4模型。这次,主要有两个功能上的升级。

一是Bing搜索上的“问答搜索”功能,它被直接嵌入搜索引擎中。新版Edge浏览器添加了该版本的Bing,可以聊天、编写文本、汇总网页并以对话方式响应查询,改变了以往的搜索模式——以往是关键词适配,现在是新版Bing将搜罗整个网络的结果,从中找出并总结正在寻找的答案。

二是用户在Bing上可以随时随地切换到人工智能聊天模式,直接让人工智能回答问题,几乎可以询问任何内容,而机器人会在几秒钟内发送回复。

新版Edge浏览器添加了该版本的Bing,一个简单的快捷方式可以访问两个新功能,以聊天、编写文本、汇总网页并以对话方式响应查询。

来源:微软Edge聊天界面

据悉,新版Bing搜索框最多可输入1000个字符。在演示中,微软副总裁Yusuf Mehdi向基于聊天的引擎询问了本周末超级碗期间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举行的活动,Bing回答了有关超级碗周派对、烹饪活动和其他相关事件的信息。

而恰巧在2月7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谷歌正在开放一项名为Bard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服务项目。据皮查伊所述,这一工具软件将于今日提供给一组“值得信赖的测试者”,并在未来几周内公开发布。他还表示,谷歌计划在其搜索引擎增加人工智能功能。

而谷歌刚刚预告完,第二天微软就抢先推出搜索引擎智能对话产品,似乎是在于谷歌针锋相对。

据悉,谷歌的搜索引擎几乎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垄断地位。微软和OpenAI此举,不仅仅是想要在商业层面获得搜索引擎份额这么简单,或许甚至将打破多年来搜索引擎的固定形态,将重塑软件形态。

而微软或许早早就在准备这一天到来,2019年,微软10亿美元注资OpenAI,2021年再度投资,2023年1月,再次投资数以亿美元,并且期间不断给OpenAI提供服务器等消耗很大的资源。

2月4日,ChatGPT版搜索引擎曾悄然上线,但几分钟又后迅速下线,但现在由以微软一份子的身份大张旗鼓、紧急推出。

价值7000亿的问题:过去三天谷歌发生了什么?

2月8日晚美股开盘,谷歌大跌超7%,市值蒸发约1020亿美元(约6932.50亿元人民币)。而这仅仅是因为谷歌答错了一个平平无奇的问题。

最近几个月以来,ChatGPT的热度达到了顶峰。这款火爆的AI项目上线两个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1亿人。这款2022年11月才正式亮相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用它来写诗、写论文、开发应用以及进行临时心理治疗。其开发公司OpenAI凭借这一个项目就快速跻身硅谷强势企业的行列,微软已经与其达成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此举给竞争对手带来了巨大压力。

谷歌拉响了“红色警戒”进行回应,快速跟进旗下的AI产品,试图迎头盖上,谷歌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就是其中最被看好的武器之一。然而正是这个被寄予厚望的Bard,给了谷歌当头一棒,出师未捷势已衰。

2月6日,谷歌透露计划推出一款聊天机器人Bard,与OpenAI颇受欢迎的ChatGPT竞争。该公司正寻求在将强大的新语言人工智能引入互联网搜索业务的竞赛中收复失地。

2月7日,谷歌通过Twitter发布了一个在线短视频广告,推广其旗下Bard。谷歌在广告中表示,Bard是一项实验性对话式AI服务,由LaMDA提供支持。Bard使用谷歌的大型语言模型构建,并利用网络信息。谷歌将其聊天机器人描述为“好奇心的发射台”,称它有助于简化复杂的话题。

就在这个广告下面,那个价值7000亿的致命问题出现了,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平平无奇:“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我可以告诉我9岁的孩子它有哪些新发现?”对此,Bard给出了很多答案,其中一个包括,“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是用JWST拍摄的”。然而,这个答案是不准确的。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4年,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拍摄了第一张系外行星照片。

这个答案,谷歌的新人工智能工具Bard犯了事实性错误,所有人开始怀疑Bard尚未准备好集成到搜索引擎中。

2月8日,美股开盘,谷歌股票大跌近一个小目标。AI的传奇故事还会继续,下一个惊掉下巴的消息正在路上。

焦点分析|反击ChatGPT,谷歌紧急推出Bard,搜索引擎混战开始

作者 | 邓咏仪

编辑 | 苏建勋

搜索市场多年未见的战争开始了。

在OpenAI的对话式AI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后,AI界的另一座大山——谷歌几乎是在全世界期待之下,终于对ChatGPT作出回应。

北京时间2月7日,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宣布了自家的AI对话式机器人"Bard"(吟游诗人),由大模型LaMDA提供支持。

皮查伊称,Bard将首先开放给受信任的测试人员,并在未来几周内向大众提供服务。谷歌也将整合新的AI功能到搜索引擎中。

Bard与ChatGPT的最大不同在于,ChatGPT的最新数据仅截至2021年,而Bard可以回答当下的问题,达到即时搜索回答的效果。

为了快马加鞭,皮查伊还动员谷歌全体员工使用Bard,尽快迭代产品。“我们期待收到你们的所有反馈——本着内部黑客马拉松的精神——更多细节即将到来。”据CNBC,他在备忘录中这样写道。

他还表示,谷歌很快将寻求合作伙伴的帮助来测试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API,这将其他人能够访问相同的底层技术。

短短两月,科技界变天

无需赘述最近科技圈的热点是什么,自去年12月开始,从新闻到社交媒体上,你大概率会被和ChatGPT对话的截图刷屏——用户向它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某代码问题该如何解决、请用鲁迅的语气写一首诗歌、地铁的运行原理是怎么样的、写数学作业……问题千奇百怪,但ChatGPT还能回答得像模像样。

ChatGPT是美国创业公司OpenAI发布的对话式AI机器人,其智能程度已经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

这瞬间点燃了全球用户热情。近期流传甚广的一个数字是,据瑞银集团(UBS)研报,ChatGPT推出2个月后,月活跃用户预计已达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作为对比,达到同样的数字,TikTok是9个月,而Instagram则用了两年半。

热度绵延至今,在今年年初又掀起一波高潮。

科技大佬们开始盛赞ChatGPT。在2月3日的《财富》的采访中,比尔盖茨直言ChatGPT的重要性:“类似ChatGPT这样的AI工具,与 PC 和互联网一样重要。”

很难想象,三年前,微软以10亿美元投资OpenAI,当时OpenAI尚处籍籍无名之时。在推出ChatGPT前,OpenAI内部甚至担忧这一项目会流产。

当ChatGPT展现惊人热度后,微软打算乘胜追击。据Semafor1月报道,微软将向 OpenAI 投资100亿美元,OpenAI 的估值高达290 亿美元。

而在应用层,上周,微软CEO纳德拉表示,除了Bing外,微软旗下的Office套件、Azure云服务、Teams等软件服务,都将全线接入ChatGPT等AI工具。

ChatGPT背靠微软,自其诞生以来,ChatGPT“是否会代替搜索引擎”的争论不绝于耳。2月4日,Gmail的创始人Paul Buchheit在推特上甚至放言,像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将像搜索引擎杀死黄页一样摧毁谷歌”。

微软的Bing只占搜索引擎市场的9%,如今手握OpenAI,是否能逆风翻盘?答案尚未可知。但反观谷歌——谷歌搜索及广告业务仍占其总营收接近60%(据2022年财报),现在的OpenAI已经足够让谷歌火烧眉毛。

作为反击,皮查伊在谷歌内部拉响了“红色警报”,紧急召集内部几个小组,应对来势汹汹的OpenAI。隐退多年的谷歌创始人甚至亲自上场写代码——据Forbes,自2019年退出日常运营的谢尔盖·布林,今年2月在内部提交了一项请求,对LaMDA的训练数据进行改动操作。

除此之外,上周,谷歌被曝将斥资4亿美元投资OpenAI的对手Anthropic。Anthropic的由来也颇具戏剧性:其核心创始团队同样来自OpenAI,由于理念不合,这群前高管于2021年出走,创立新公司,以与OpenAI进行竞争。

科技界与这样的时刻阔别已久。短短两个月内,一个创业公司的应用引得两大世界巨头紧急响应,甚至战略转向。表面上看,Bard是谷歌对当家业务的“保卫战”,更是下一代搜索入口的争夺——混战已然开始。

美国混战ChatGPT,中国能迎头赶上吗?

尽管已经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ChatGPT如今还面临非常多问题尚待解决,这也同样是整个AI行业共同面对的难点。

训练庞大的神经网络成本,计算成本可高达数千万美元。去年,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曾在Twiiter中透露,ChatGPT平均每次的聊天成本为“个位数美分”。ChatGPT走红后,平均每个月计算成本预计会达到数百万美元。

AI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居高不下,这会成为行业发展的桎梏。

OpenAI坚持在早期迅速推进商业化,扩大规模,也引发业界担忧。2月2日,OpenAI宣布了数周后将推出订阅服务,定价每月20美元。但训练成本短时间内很难快速降低,有业界评论指出,即使有订阅服务也无法覆盖这一成本,反而会让其财务压力达到巅峰。

原因也许在于近期微软的100亿美元投资——OpenAI面临着严峻的商业化压力。《财富》杂志更是直言:OpenAI相当于是将自己出租给微软,微软借钱多久,取决于OpenAI赚钱的速度。据财富近期披露的投资文件,OpenAI预测2023年收入2亿美元,2024年将超过10亿美元,但目前收入微薄,依旧严重亏损,盈利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在美国市场,ChatGPT也面临着来自各界的质疑和声讨,包括面对AI生成内容对互联网生态的侵蚀、真实性及滥用等问题。

对此,OpenAI先是放弃发布所有研究成果和开源代码的承诺,并推出解决方案——2月初,OpenAI推出新工具AI Text Classifier,能够帮助用户检测内容是否由AI生成。不过他们也表示,检测器也只能检测部分内容,无法保证其检测效果。

尽管这波AI浪潮仍在早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多,但其更重要的意义,是一扫AI市场前几年的阴霾,为行业注入强心针。

在国内,不少公司开始高喊转向AIGC、ChatGPT,投资者们也纷纷下场。春节后,ChatGPT的风甚至吹到股市。A股市场出现多个“ChatGPT概念股”——如汉王科技、海天瑞声、拓尔思、天娱数科、科大国创、科大讯飞,他们在近几个交易日里一度涨停,尽管这些公司都并尚未推出相应产品。

再度给市场扔下重磅消息的是百度。百度在今日(2月7日)宣布,将推出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项目名称确定为“文心一言”(ERNIE Bot),这一模型将在3月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消息发布后,截至下午4点,百度港股股价大涨15%,市值大涨700亿港元。

百度是国内最早一批投入到AI技术的互联网巨头,也是为数不多拥有AI大模型的公司。但对比美国市场,中国版的“ChatGPT”可以说处在襁褓之中。

一位前商汤战略投资人对36氪表示,从整个AI生态来看,国内市场开源生态、共享机制都更加封闭,与国外不能同日而语,拖慢了技术研发进展。而在消费者端,国内对工具型产品的付费意愿也更低,类似ChatGPT的产品,要落地商业化将面临更多难题。

在技术层面,中国其实不乏AI人才,ChatGPT背后的技术其实也都是开源共享。前几年,国内科技公司也曾追随美国市场大练AI模型,达到千亿、万亿参数的模型比比皆是。

但差距在于AI模型的训练深度、数据质量。近期,不少公司就已经引入类似ChatGPT到各种社交产品,进行中文交互,但很多使用者发现,机器人时常答非所问,给出明显错误的答案,这和训练数据质量密不可分。

如今ChatGPT掀起的热潮,对国内市场而言,意味着从技术研发到商业生态的全面追赶。而面对投资者高涨的热情,中国版ChatGPT可能还需要更多年,才能有相应量级的回应。

大人物跳槽,微软和谷歌打架!近一个月前的那篇文章实际上是一个“神圣的预言”

编辑:Aeneas 好困

【新智元导读】注意看,这是一篇「神预言」——谷歌、Meta等大厂,发展AI时一向谨慎,但现在,OpenAI这种小公司的飞速发展,逼得大厂们是不得不改换思路了。

这篇1月27日的分析文章,发出之后不到一周,谷歌和微软就相继官宣,要把AI聊天机器人整合进搜索引擎。

回头再看,到处都是回旋镖。

忽然,就开窍了?

对于发展AI,科技巨头们的态度一向慎之又慎。然而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它们酸出天际。

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是谷歌、Meta和微软这些大公司搭起来的。

然而现在,锐意进取的小公司正以让人头晕目眩的速度将AI推向大众,打得这些巨头措手不及。

面对着科技股的持续下跌,以及ChatGPT爆红带来的压力,硅谷大厂们似乎在突然之间就「开窍」了——愿意承担更多的「声誉风险」。

作为时下最当红的明星,ChatGPT已经帮OpenAI从微软爸爸那里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而ChatGPT本身,也很可能会被整合到微软流行的办公软件全家桶中,向企业销售。

根据《华尔街日报》对六位谷歌和Meta现任和前任员工的匿名采访,ChatGPT获得的关注激增后,也给Meta和谷歌之类的科技巨头造成了压力,让他们不再那么顾虑安全问题。

Meta员工透露,公司的内部备忘录显示,公司正催着加快AI的审批程序,赶快利用起最新的技术。

《纽约时报》报道,谷歌看到ChatGPT的繁荣景象之后,除了发布红色代码,还推出了「绿色通道」,缩短评估和减轻潜在危害的流程。

风险太大,等等再说

其实,早在ChatGPT亮相的三个月前,Meta就曾发布类似的聊天机器人。

但不同于ChatGPT五天后就破百万的用户量,这个叫做Blenderbot的聊天机器人非常无聊。

这一点,就连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都不得不承认。

「热天可以把狗放进冰箱里吗?」「我不能和陌生人讨论这些。」

最近,LeCun在一个论坛上解释称:「它之所以这么无聊,是因为我们把它做得很安全。」

他说,公众的反应之所以不温不火,是因为Meta对于内容审核「过于谨慎」了。

有一个阴谋论这么解释:Blenderbot这么无聊是故意的。Meta可以制造更好的AI,也许有了更好的AI,但他们决定发布一个糟糕的AI。

是的,大型科技公司一直以来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人工智能道德影响的审查机制,并不像隐私或数据安全那样成熟。

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团队会希望他们提出的技术创新,能够被更快地做成产品进入到公众的视野之中,或者融入公司现有的基础设施。

不难想象,在推进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与公司中致力于「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团队发生冲突。

比如,在签署为五角大楼无人机提供计算机视觉的合同Project Maven时,就有不少员工提出了抗议。

而一个可以给餐馆打电话进行预订,且不会透露自己是机器人的项目Duplex,也引发了员工的抵触情绪。

为此,谷歌在2018年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七项原则」。

文章地址: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ai/ai-principles/

Cohere联合创始人,曾在谷歌大脑工作了三年的Nick Frosst表示,像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更多会专注于利用AI来改善他们现有商业模式。

毕竟,激进所带来的「声誉风险」,是巨头们承受不起的。

尤其是在微软的Tay遭遇惨败后,他们就变得格外小心。

2016年,Tay上线不到一天就被火速封存。因为有人让这个聊天机器人发起种族战争,并给纳粹洗白。当时舆论一片哗然。

2022年,Meta家的Galactica,在上线短短三天之后就被撤下。网友纷纷指责它对科学研究的总结非常不准,而且有时还带有偏见。

不过,大厂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Meta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部经理Joelle Pineau说:「人工智能的进展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而我们不仅需要确保高效的审查流程,而且还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发布最适合我们社区的AI模型和产品。」

谷歌发言人Lily Lin说:「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是一项基础性和变革性的技术,对个人、企业和社区都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创新可能产生的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会继续在内部测试我们的AI技术,确保它是有用和安全的。」

微软的沟通主管Frank Shaw表示,当微软使用DALLE-2这样的AI时,会与OpenAI合作,建立额外的安全缓解措施。

「微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且会公开指导用户在我们的平台上以负责任和道德的方式创建和使用这些技术。」

没赶上热乎的

但问题是,担心来担心去,自己转眼间就被甩在了后面。

过去的2022年,可以称为AIGC元年。我们见证了DALL-E 2、Stable Diffusion和ChatGPT的爆火。

尤其是在OpenAI发布ChatGPT之后,生成式人工智干掉谷歌的声音此起彼伏——

众所周知,ChatGPT可以用一种更加易懂的方式提供了简单的答案,而不需要用户去点击各种链接。

不过,非常有趣的一点是,这些AI的底层技术,其实都是由谷歌这些巨头开创的。

但近年来,这些大厂变得愈发神秘,他们会宣布新的模型或提供demo,但不会公布完整的产品。

与此同时,像OpenAI这样的研究实验室,却「稳准狠」地推出了最新版本的AI。这也让人们怀疑大厂们磨磨蹭蹭地究竟在干什么,比如谷歌语言模型LaMDA,就已经推出好几年了。

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程师们不得不面对,自己费尽心思研究的新技术却始终无法被采用的挫败感。

部分员工们表示,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建议将聊天功能融入搜索引擎之中,但并没有得到反馈。

不过,他们也明白,谷歌有合理的理由不急于去改变自己的搜索产品。

毕竟,用明确的答案回应用户的搜索,不仅会压缩在线广告的宝贵空间,而且但凡被用户发现了问题,公司还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

当然,遭遇这个问题并不只有谷歌一家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的员工也不得不处理公司对不良公关的担忧。

具体来说就是,在推出新产品或发表研究报告之前,员工必须回答有关公开其工作的潜在风险的问题,包括如果被公众误解了怎么办。

OpenAI怎么就赢了?

对此,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机器学习专家Mark Riedl表示,从基础的技术层面来讲,ChatGPT可能不一定比谷歌或Meta更好。

但OpenAI有一个关键的优势:把模型开放给公众使用。

于是在过去的这两年里,OpenAI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用户的真实反馈。

比如,给自己满意的答案「点赞」,或者「踩一下」那些感觉不恰当的。

而这就是让ChatGPT变得如此强大的基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

相比之下,作为被挑战者的谷歌搜索,在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已经被广告和试图玩弄系统的营销人员搞得臃肿不堪。

技术专家Can Duruk指出,「谷歌长期垄断的地位,已经让他们曾经令人信服的搜索体验堕落成一个充满垃圾的、由搜索引擎驱动的地狱。」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也就我们最初讨论的「声誉风险」。

一位谷歌员工表示,在公众眼里,OpenAI比我们这些大厂更新、更激动人心,而且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少,就算搞砸了,也不会受到那么多批评和审视。

大佬出走,谷歌被逼到墙角

的确,在10年之前,谷歌就已经是这个领域无可争议的老大了。

2014年,收购了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

2015年,开源了机器学习框架TensorFlow。

到了2016年,Pichai承诺将谷歌打造成一家「人工智能优先」(AI first)的公司。

然而,支撑着这些发展背后的人才,却越来越不「安分」了。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不少大牛都跳到了更灵活的初创公司,比如OpenAI和Stable Diffusion。

包括Character.AI、Cohere、Adept、Inflection.AI和Inworld AI等等这些围绕着大规模语言模型建立的初创公司,也都是出自谷歌顶级AI研究人员之手。

此外,还有使用类似模型开发聊天界面的搜索初创公司,如谷歌前高管Sridhar Ramaswamy经营的Neeva。

其中,Character.AI的创始人Noam Shazeer,Cohere的联合创始人Aidan Gomez,更是研发Transformer以及其他核心机器学习架构的关键人物。

像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一般都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他们庞大的现有商业模式,Nick Frosst说,他在谷歌大脑工作了三年,然后创立了Cohere,这是一家位于多伦多的初创公司,建立大型语言模型,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他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就是Aidan Gomez。

「这个领域的发展如此迅速,对我来说,领先的人是小公司并不奇怪,」Frosst说。

著名研究科学家David Ha在推特上说:「如果谷歌再不振作起来,开始发布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就将作为训练整整一代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的『黄埔军校』载入史册。」

而这位大佬也在2022年离开谷歌大脑,加入了明星初创公司Stable Diffusion。

或许,时代可能真的要变了。

Rumman Chowdhury曾负责Twitter的机器学习伦理团队,直到马斯克在11月将其解散。

Chowdhury表示,由于像谷歌和Meta这样的大厂需要争相追赶OpenAI,因此那些批评家和伦理学家们,会越来越受冷遇。

参考资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3/01/27/chatgpt-google-meta/

外媒:AI机器人程序被批答错,谷歌母公司市值蒸发1000亿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

据多家外媒报道,国际各大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正愈演愈烈,以至于产品上的一个小错误,就可能导致公司的市值大量蒸发!

近日,谷歌公司研发的AI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就因为一个回答上的错误,导致谷歌的市值蒸发了1000亿美元!

根据英国BBC的报道,今年2月6日谷歌公司在一篇文章中对其研发的AI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Bard进行了一番推广和功能展示。而其中一项功能展示,是让Bard向一个9岁的孩子介绍一下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三方共同研发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新发现。

然而,Bard在回答中却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称世界上首张来自太阳系外星球的照片,是由该望远镜拍摄下来的。可实际上,这个纪录是2004年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创下的。

Bard的这个乌龙回答很快遭到了诸多天文学爱好者和学者批评,并被路透社这家西方的主流通讯社率先进行了报道。

这一尴尬的情况还导致谷歌的母公司“字母表”(Alpabet)的股价“跳水”,一度蒸发掉了1000亿美元的市值,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则为近7000亿人民币。

BBC指出,谷歌之所以会闹出这一乌龙,是因为微软公司支持的OpenAI公司研发出的另一款AI智能聊天程序“ChatGPT”已经在这一领域给谷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急着推出自己产品的谷歌才会忙中出错,闹出笑话。

谷歌一名发言人表示,此事反映出对程序进行严格测试的重要性。

谷歌发起了一场ChatGPT竞赛,但AI官方宣布直接出错,市值立即蒸发数千亿

拜ChatGPT所赐,近期“人工智能”这个话题的热度已经突破天际,各家大科技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推出竞品。

这其中,谷歌恐怕是最着急的那个,因为ChatGPT实在太好用,大有淘汰现有搜索引擎的趋势…….

连谷歌自家的第23号员工,Gmail的创始人,保罗·布赫海特(Paul Buchheit)都在推特上断言:

“谷歌距离分崩离析可能也就只有一两年了。

AI会消灭掉搜索引擎的‘结果页’,而这正是搜索引擎大部分收入的来源。”

“即便搜索引擎们真的能赶上AI,他们也做不到既部署AI,又不毁掉最赚钱的那部分!”

虽说布赫海特这位大佬早已经离职,但他的观点,无疑代表了业界部分人的不看好。

作为搜索引擎的绝对龙头,谷歌能不急么?

据搜索引擎营销机构Go Up的CEO,科勒姆·詹姆斯(Coram James)透露,其实谷歌自己也开发了聊天机器人型的人工智能,叫LaMDA,

只是出于准确性和变现等原因,谷歌最终没将LaMDA推到公众面前。

业界其实也普遍认为LaMDA的功能比ChatGPT复杂,去年我们还写过一位谷歌工程师跟LaMDA聊天,愣是聊出来感情的事(回顾?),

可见其是有前景的,只是需要时间打磨。

可是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谷歌顿时就没有时间了,仓促之下,他们推出了LaMDA的“轻量化版本”,Bard。

2月7日,谷歌官推发布了正式宣传,文案写得挺好:

“启动好奇心,简化复杂问题”。

结果看这转发跟浏览量…….

恐怕还不到ChatGPT的零头(ChatGPT用户已经过亿了)。

随文案还有段动图,大概是这样:

问Bard:“我娃九岁了,我想跟他说说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新发现,有什么能说的吗?”

Bard:“2023年,JWST望远镜发现了若干星系,它们又小又圆又绿,所以起了个昵称叫绿豌豆。”

“JWST望远镜发现过有130亿年历史的星系,这意味着那里的光线走了足足130亿年,才来到我们这。”

“JWST拍到了第一个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照片,它们被称作系外行星。”

“这些发现能启迪孩子的想象力,让他看到宇宙的无穷之美。”

启迪孩子是没问题,但网友们很快发现,Bard举出的第三例发现,实际上是错的……

早在2004年,欧洲南方天文台就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完成了第一张系外行星的拍摄。

(当年的照片)

虽说没有人要求Bard尽善尽美,但这可是官方的宣传图啊……

这就让人不禁疑问:连官方宣传都能出错,它平时的准确率,真能有保障么?

有网友直接在这条推文下面发起了投票,问“你信任Bard吗?”

共有665人投票,高达79.1%都投了不信任……

令情况雪上加霜的是,仅在第二天,微软就宣布旗下搜索引擎Bing会接入ChatGPT,完成了完美的背刺……

此时网友再度发起投票,问“你觉得谁会是下一个搜索引擎的王者?”

共856人投票,有63.7%都选择了Bing+ChatGPT…….

比网友们反应更快的,无疑是投资者和市场了,2月8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票断崖式下跌9%,

在微软宣布消息后,又狂跌了一波,市值损失达到了千亿美元……..

与此同时,微软的股票却在当天迎来了一波上涨…….

怎么隐约感觉有股商战的味道……

不管咋说,大公司开卷,对普通人来说都是好事。

毕竟他们越卷,普通人越有希望用上更高效,更准确的搜索工具啊~

每次热评后|谷歌都错误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它损失了数万亿的市场价值,ChatGPT关注者面临许多问题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ChatGPT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在硅谷,微软向谷歌发起了全面进攻,整合了ChatGPT功能的必应搜索,在谷歌一度宽阔到不见边际的护城河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在舆论场上,比尔·盖茨,微软CEO纳德拉,还有Open AI创始人山姆·阿尔特曼,悉数为ChatGPT站台,力陈现有搜索方式有多陈旧,ChatGPT有多强的颠覆性,试图引导行业舆论风向,加速让市场资源从谷歌向微软转移,压缩对手反应时间。

搜索是谷歌商业模式的根基,AI是谷歌致胜未来的法宝,为证明自己仍“掌控一切”,仓促中谷歌推出了自己的聊天AI产品Bard,但这场在巴黎的发布会变成了一场“灾难”。对于问题“韦伯太空望远镜有哪些新发现,可以讲给我9岁的孩子?”Bard其中一条回答是: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拍摄到了太阳系外的行星照片。但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个回答是错误的,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介绍,第一张太阳系外行星的照片是由欧洲VLT平台拍下。这一细节被社交媒体传播放大后,谷歌当天股价盘中大跌逾8%,第二天再跌4%,两天市值蒸发16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

尽管ChatGPT想象空间巨大,但对占据全球搜索市场90%以上的谷歌来说,短期内基本盘仍然稳固;同时,谷歌的财力、深厚的AI技术积累,也意味着它尚有时间迎头赶上。但在互联网科技行业,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领先者会得到奖赏,领先者变成跟随者会立即受到惩罚,谷歌股价大跌再次展现了资本市场的无情。股价看似是外因,但对上市科技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关键变量,股东们的财富系于此,员工收入的相当部分也由股份支付。因此,股价是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公约数,股价大跌往往会给职业经理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谷歌如此,远在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同样如此。从A股、港股到美股,它们或主动或被动,或直接或间接,都和ChatGPT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其中信息鱼龙混杂,但被金融资本意志所裹挟的企业,往往只能顺应潮流,股价涨了终归比下跌要好,这意味着ChatGPT的炒作热潮还会延续。

谷歌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是所有跟随者面临的共同问题。虽然Bard首次现身就被无情嘲弄,但谷歌终归已经解决了从0到1的难题,在Bard背后是谷歌的LaMDA语言生成模型,其参数为1350万,ChatGPT模型的参数为1750万,谷歌并没有落后太远,按照新浪微博研发负责人张俊林的说法,谷歌落后时间也就半年。由此观之,在谷歌之后,其他的跟随者面临的挑战实际更大,一些企业还在纠结“做不做、如何做”的问题,一些则是“正在做,有没有”的问题,即便少数企业已发布或者即将发布“类ChatGPT”产品,但在那时也要经受和谷歌一样的考验,即“做成了,好不好”的问题。谷歌的前车之鉴也表明,产品要获得好评的难度非常大,这需要过技术关、算力关、成本关,绝非短期所能达成。

再热闹的炒作题材,最终也要落实到产品上来。随着后续AIGC(生成式AI)产品的陆续发布,狂热的市场情绪要接受现实的考验,届时谁是泡沫,谁有真功夫,答案将一目了然。

每日经济新闻

为什么谷歌对发布ChatGPT竞争产品犹豫不决?Alphabet董事长透露原因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4日早间消息,据报道,AI对话和撰稿工具ChatGPT爆红后,谷歌也发布了竞争产品Bard,但是被指成熟度不高。当地时间周一,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John Hennessy表示,虽然Bard这一产品距离成熟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谷歌上周之所以发布它,是为了证明公司拥有和ChatGPT类似的AI黑科技。

自从2018年以来,Hennessy一直担任Alphabet的董事长职务。他表示,谷歌已经拥有了AI处理自然语言的技术,但是在产品化方面一直有些犹豫,认为这种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开发出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产品,但现在,Bard已经成为谷歌的一个演示工具,展示了自己优秀的AI技术。

Hennessy表示,他认为生成式AI技术,距离普通大众可以使用的成熟产品,还有一到两年的时间。

周四,美国风险投资公司“Celesta资本”在加州山景城举办了一场峰会,Hennessy参加了峰会,并作出了上述表态。

据报道,Hennessy本人在科技行业拥有丰富的经历,曾经当做教授、研究人员,以及公司创始人。从2000年到2016年,Hennessy还担任美国知名的斯坦福大学的校长。

在这次峰会上,Hennessy发表演讲,谈到了2023年的重要科技行业趋势。他透露,ChatGPT工具在网上发布,随后内容生产型AI技术引发了轰动,谷歌短期内有点吃惊和不知所措。

上周,为了应对ChatGPT,谷歌发布了一个AI对话工具Bard。但是这一产品的发布太过仓促,外界认为,之前微软公司宣布在必应搜索中整合ChatGPT的技术,谷歌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跟进微软。

技术上并不成熟的Bard,遭到了资本市场的惩罚。在发布当天,Alphabet的股价大幅暴跌近一成。

Hennessy透露,谷歌团队过去并未对外发布ChatGPT的竞争产品,原因是这一AI对话工具依然在给出错误的答案,体验并不理想。

今天的谷歌,旗下拥有大量全球海量用户在使用的互联网产品,但是在过去,诸如Youtube和网页搜索等产品,曾经提供过错误信息或有毒内容。这样的经历,促使谷歌在发布新产品时更加谨慎。

在峰会上,Hennessy表示,谷歌并不想推出一个不成熟的产品,它可能会给出错误的答案,甚至是说出一些有毒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在内部大会上,谷歌员工曾经向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提问,即公司在发布AI对话工具上是否落伍了。皮查伊回答称,对于新技术可能在公民社会中产能的影响,科技行业需要更多一些小心谨慎。

Hennessy周一表示,AI对话工具背后的语言模型还处在早期阶段,开发者需要研究如何把语言模型整合到产品中,提高回答的准确度,同时也要当心有毒信息的输出,“我认为整个行业现在还在攻克这个难关。”

这位高层表示,互联网的发明人维特·瑟夫(Vint Cerf)当初也不会想到,一些不良之徒会利用互联网来做坏事。瑟夫曾经是谷歌高管,开发了互联网底层的重要技术,有时也被称为“互联网之父”。

Hennessy表示,自己是从互联网早期时代过来的,当年,如果给他人发送垃圾邮件,可能被当做“社会人渣”,但是现在,他每收到一个真实邮件,都会收到十个垃圾邮件,所以整个世界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需要思考新科技在正常社会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因此新科技不能制造仇恨,不能制造有毒信息,科技行业需要努力确保这些。

这位高管提到,对于ChatGPT表现出的对话能力,他印象深刻,而且ChatGPT走向成熟的速度超出他自己的预期。

他表示,ChatGPT从两方面让他感到吃惊,第一,无论是分析人类对话内容还是产生回答(即AI生成技术),ChatGPT展现了非常优秀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第二,至少在表面上,ChatGPT很多的回答都是正确的。

谷歌上周发布Bard之后,公众反应复杂,但是Hennessy并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

当天,Hennessy还谈到了美国科技行业大裁员。他表示,目前科技巨头进入了裁员周期,实际上对于谷歌的许多新创公司来说,这提供了招募优秀科技人才的好机会。

他表示,在硅谷,新创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硅谷的一个重要生存法则是,你不能在过去的荣耀和光环下躺平,另外一些新创公司会随时诞生,会挑战你,让你生不如死。

微软CEO:人类正在进入AI时代,与谷歌的搜索竞争今天开始

聊天机器人ChatGPT及其背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火,最受伤的可能是谷歌。

当地时间2月7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AI技术的推动下,微软旗下搜索引擎必应(Bing)和Edge 浏览器将有能力挑战谷歌的领导地位,并从谷歌口中夺下部分市场份额。目前,谷歌在搜索领域牢牢占据着九成以上市场。

微软于当地时间2月7日宣布推出搭载了AI技术的搜索引擎必应和浏览器Edge,新版本中引入了OpenAI旗下ChatGPT的相关技术,升级后,用户可以直接提出问题,搜索引擎生成答案。

微软介绍,全新的聊天体验能够满足更复杂的搜索需求,例如当用户在计划详细的旅行行程、研究买电视等家电时,可以通过交互式聊天获取信息。此外,新版必应可以通过生成内容辅助用户办公,包括编写电子邮件、准备工作面试以及创建问答测验等。新版必应还会引用的所有来源,用户可以看到其所引用的网页链接。

纳德拉强调,搜索是一项十分有利可图的业务,这表明微软抓住了巨大的机遇。“据我所知,搜索业务是地球上软件业务中最赚钱的,我所需要的是更多的用户。如果竞争对手们保留了他们所有的用户和高毛利,这是我所乐于看到的。”

纳德拉表示,必应将先从广告模式开始赚钱,但不排除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其他的盈利模式。

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纳德拉表示,他对于撼动谷歌一事颇为热情高涨。在被问及微软何时可以挑战谷歌时,他直言,搜索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竞赛从今天开启”。

他说道,这些范式转变或平台转变是创新的绝佳机遇。“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搜索意味着什么,事实上,谷歌最初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想象到了在搜索中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AI,纳德拉给出了极高的期望,他提到,人类正在进入AI时代。“你今天所见,不仅仅是在重塑搜索体验,你要把它想象成AI时代互联网上的副驾驶员。这才是真正令人激动的。”

在《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纳德拉还针对外部对于AI的种种顾忌一一作出了回应。

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关于AI是否会失控,甚至威胁人类安全的担忧声此起彼伏。纳德拉介绍说,“微软对于安全性有很多考虑,AI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学习人类偏好是才是好的,我们的目的正是如此。我们必须将安全视为一项持续的责任,而非一次性的责任。”他表示,必应拥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来过滤不当言论。

AI为人们带来的另一个担忧则是人类的工作将被AI取代。对此,纳德拉反而认为AI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并不赞成这种零和思维的谬论,”他认为,无论是在编程还是写作领域,AI都可以在基本工作层面上协助人类,减少一些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人类依旧掌控着大局。

AI战争开始了!微软向“搜索新时代”宣战:“ChatGPT+Bing”VS“Bard+Google”

依靠ChatGPT在此次AI大战中占得先机的微软,本周再度升级旗下关键产品,向老对手谷歌发起新挑战。但谷歌也不甘示弱,终于亲身加入战局。

究竟谁能成功登顶此次AI大战?

微软宣战“搜索新时代” 谷歌加入战局

当地时间周二,微软宣布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新Bing将以类似于ChatGPT的方式回答具有大量上下文的问题,微软由此宣称“搜索新时代”已经开启。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声明中表示:

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所有软件,并从搜索这个最大的类别开始。

而就在前一天,谷歌也亲自下场加入战局。

公司表示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aMDA的聊天机器人Bard将向可信赖的测试者开放,并准备在“未来几周内”更大范围地提供给公众,并“很快”将人工智能工具整合到核心搜索中。

那么在此次AI大战中,究竟是微软的“ChatGPT+Bing”更胜一筹,还是谷歌的“LaMDA+Bard”有望后来者居上?从目前来看,形势尚不明朗,Bing完整版和Bard均未向公众开放,双方各自的优劣点都可能决定大战的走向。

微软先行一步 谷歌有隐藏大招

目前已经先行一步的微软似乎具备先发优势。相较于谷歌Bard将以聊天机器人的“轻量级”版本与大众见面,微软宣称最新Bing是基于更强版本的ChatGPT之上,它专为搜索定制。

并且在发布形式上微软也更为正式。微软总部邀请众多记者参加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活动,并在现场展示了基于ChatGPT的Bing和Edge,似乎表明已经为接下来的AI大战做好准备。但相比之下,谷歌Bard仅通过公司简短声明介绍,目前的行动也相对被动,更多是为了不被排除在竞争之外。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作为拥有AI先驱技术的谷歌,在技术方面一骑绝尘。Bard可以利用谷歌庞大的信息库,为用户提供准确且高质量的答案,对微软构成的威胁绝不容小觑。

并且在搜索领域,如果微软想要动摇当下谷歌在用户心中的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自谷歌击败微软Bing稳坐搜索王座,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之久。

再加上,谷歌或许还没有拿出自己真正的“隐藏大招”。

此前一位曾与LaMDA交流的谷歌工程师认为其“具有人类感知力”。去年6月,谷歌AI伦理研究员Blake Lemoine曾经发表一份长达21页的调查报告并上交公司,试图让高层认可LaMDA所具备的“人格”。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