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工具可以取代谷歌翻译退出中国大陆?

最近几天,很多人发现,自己平时使用好好的谷歌翻译突然就“404”了,对于广大用户特别是跨境卖家而言,那可是难受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结果:谷歌翻译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了!

根据 Reddit 上的用户反馈和网站档案,Google 已经将 translate.google.cn 的 Google 翻译界面换成了一个普通的 Google 搜索页面。

我们尝试用国内网络登入 translate.google.cn 的时候发现,页面已经发生变化,且根据页面提示,新的网址为 translate.google.com.hk,但当我们登入此链接时却发现,国内网络用户无法访问。

对此,Google 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媒体称,该公司已经停止了 Google 翻译在中国大陆的服务,原因是“因为使用率低”。

这一说法有一定的真实性–在中国,Google 服务的使用率只是百度和阿里巴巴等本土科技巨头的一小部分。

那么,对于一直以来使用其翻译功能或 Chrome 内置翻译功能的中国用户来说,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科学上网或者寻找替代品!

我们已经测试,通过科学上网登入 translate.google.com 就可使用,将后缀名改为其他国家也行,至于如何科学上网,在这里只能说“懂得都懂”。

至于替代品,那也是非常多啦….

除了我们常见的百度翻译和有道之外,还有微软翻译、阿里翻译和 DeepL 翻译

特别是最后一个,据称是一款来自德国的在线翻译软件,在 2017 年上线,很多跨境卖家表示它的水平甚至比谷歌还要高,因此,推荐的跨境卖家挺多的,特意放上页面,有需要的不妨了解一下….

你还有哪些可以推荐的吗?欢迎分享~

谷歌翻译网页版,是怎么做版次设计的?

既然产品以用户为本,那么就让用户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设计。认真规划每一次的迭代试验,在足够大量的样本当中进行测试,获取真实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而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用以制定设计决策。

各位午安,真的快要六月份了,天就这么嗡的一下热起来了,神经质一般的风雨怕是没太多机会任性了,接下来的梅雨季又是另一种脾气了吧。

周末得空做篇译文,来自 Google Translate 团队设计师的改版经验分享。今年前几个月有太多译文出自合作作者,近来重新开始自己做译,每次都感到轻松畅快、简单有趣;这才像事情应该有的样子,下面进入译文。

2018年底,我们上线了基于响应式布局和 Material Design 打造的全新网页版本 Google Translate。

鉴于 Google Translate 在全球拥有的庞大用户量,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必须为“改版厌恶症”做好准备。很多文章对这一话题进行过探讨,譬如通过怎样的策略尽可能减少将用户对于产品改版的负面反馈。但对于 Google Translate 这种量级的产品,很多经验也只有在实际项目过程中才能获取。

以下就是我在这次改版当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些东西:

以用户为镜

如果你了解过“改版厌恶症”,那么对于下面这张图表可能并不陌生:

图中所展示的是产品改版可能带来的不同类型的结果,不过显然,你无法通过图表对你的改版结果进行预测。对于改版结果缺乏明晰的认知与控制力,这使我在项目初期感到无所适从。但随着每一次试验性的迭代,我逐渐意识到,我们的用户一直在通过他们的实际行为与反馈来指导着我们的前进方向。

在改版试验阶段,用户会向我们提交反馈,各类意见褒贬不一,有些读起来并不舒服,但我们还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然后在内部报 bug 或是调整设计方案。

譬如在读过一些反馈意见之后,我们才发现,我们对于 tab 次序的调整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重度用户的工作效率,于是我们立刻回滚了方案。此外,我们了解到很多用户在实际场景中都需要看到更多的信息,于是我们在接下来的迭代方案中提升了页面的信息密度。

作为设计师,我们总会希望一次性将最完美的设计方案呈现给用户。然而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分阶段进行试验,通过用户的真实反馈进行校验和迭代,才是更为有效的方式。一旦在这方面建立起成熟的机制,你的用户就会成为产品设计最有效的指引。

定性研究中的陷阱

可用性测试可以帮助你发现设计当中的重大问题,为设计方案带来多方面的评估。通常,这类测试的规模都不大,每次的被测对象不超过十名。在测试期间,你总会忍不住想要问被测对象更喜欢哪个设计方案,但这种问题的结果往往并不可靠,甚至有可能将你引向歧途。

我们在 Google Translate 改版过程中做过很多轮的定性用研,以此来发现和改正先前设计当中的一系列可用性问题。期间,我们也会征询被测对象对于新旧版本设计方案的倾向性,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新版方案,但我们对这类倾向性始终保持谨慎,不想将其作为设计决策的直接依据。

事实证明,新版方案第一次上线测试时,用户们通过实际行为所表达出的倾向性,并不像我们在定性研究中所了解到的那样高度一致地倾向于新版方案。

A/B 测试,可靠的伙伴

我们希望新版 Google Translate 的页面具有更高的色彩饱和度。

在早期迭代当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色彩丰富的图标,这些图标在我们的移动端 app 当中的表现不错。但通过 A/B 测试,我们发现这些图标在网页版本中的表现并不理想,于是最终仍采用了简洁的 Material Design 风格图标。

此外,我们还曾经尝试将翻译后的文字呈现在蓝色背景当中,就像我们在移动端 app 当中做的那样,而当译文长度超过一定的篇幅时,我们则会将底色改为浅灰,使其更易阅读。

但是我们的一些设计师始终对蓝色底色的方案抱有质疑,于是我们决定通过 A/B 测试来进行验证。其中 A 方案采用了前文描述的模式(根据译文篇幅调整内容字色与底色),B 方案仅使用浅灰底色。测试结果很明确,A 方案下的用户使用频次明显降低了。

或许对于网页版的 Google Translate 来说,人们真的不喜欢饱和度如此之高的视觉风格。不过我们也在其他地方继续尝试着色彩更为丰富的元素,例如在运营内容卡片或空状态页面中使用的插图等等。

小结

产品改版通常会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当你无法预先了解人们可能产生怎样的反应时。通过这次 Google Translate 改版,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你必须将用户可能产生的反馈视为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试图去控制或避免那些不确定的要素。

既然产品以用户为本,那么就让用户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设计。认真规划每一次的迭代试验,在足够大量的样本当中进行测试,获取真实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而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用以制定设计决策。

原文:https://medium.com/google-design/3-ux-takeaways-from-redesigning-google-translate-3184038f43bf

作者:Pendar Yousefi

译者:C7210 | Beforweb,公众号:Beforweb(ID:beforweb)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18a7pcpxmw-rMfuZRTon8g

本文由 @Beforweb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中国用户也可以使用谷歌翻译应用程序

3月29日,据彭博社报道,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App今日更新至5.8版本,谷歌对这款应用软件进行了优化更新,重要的是允许中国用户使用,作为translate.google.cn网页形式外的补充。

5.8版本更新包括了实景翻译、语音翻译、离线翻译和点按翻译,增加了英语与韩语间的Word Lens(即时相机翻译)功能。

Google表示,中文版用户可以完全访问该服务,其中包括Word Lens,该功能可对照片中的文字进行直接翻译。资料显示,Word Lens(即时相机翻译)是通过 Google 机器学习技术支持,通过神经网络识别图像中的文字,然后再转化成对应所需求的文字。

另外,“点按翻译”(Tap to translate)功能是用户在复制文本后可在该App内直接翻译,简化翻译流程;离线翻译是下载了离线包后,完全不需要接入互联网,也不会耗费流量。

谷歌确认将与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维护这些应用程序,运营的服务仍然存在,并将受到任何政府发布的请求或审查。只不过,今天允许中国地区用户使用谷歌翻译App一事与谷歌回归中国无关。

实际上,在Google退出中国市场后,部分功能还是可以使用的,例如网页版谷歌翻译。

这些被称为“黑色技术”的新功能使谷歌翻译功能更加强大

在某个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里听说过,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都是众神为了惩罚人类而故意制造的隔阂。而据最新调查统计显示,一款由 Google 开发的应用每天都在帮助超过 5 亿的用户打破语言间的壁垒,每日所翻译的词汇量可以著成十万本百万字的长篇小说。

在这个拥有超过 6500 种口语的广袤星球上完成这一壮举的应用就是 Google Translate。

就在上月,Google Translate 服务迎来了它的 10 岁生日,距其 Android 版客户端发布也已六年有余。尽管它在国内收获过不少类似于「机翻感人」、「不接地气」这样的评价,新版 Google Translate 还是为国内用户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告诉你「另一个版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你或许在其他翻译应用上体验过相机和图片翻译功能(比如微软的 Translator):打开相机、拍下要翻译文字,不出片刻,这张照片上的文字就会以本地语言显示在你的面前。

(微软 Translator 会先对拍摄的照片进行识别,然后再输出翻译结果)

Google 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你只需打开相机,对准需要翻译的文字内容,翻译后的文本立刻就会出现在源文本所在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翻译后的文字内容在文字粗细、颜色甚至是呈现角度上都会尽量与源文本的文本样式保持高度一致,给人一种「世界就是相机中看到的那样」的错觉(为了更好地为你提供帮助,Google Translate 还提供了暂停取景功能以保留屏幕上的翻译供你仔细查看)。所以如果要给这个功能起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我会叫它「实时翻译滤镜」

而新版 Google Translate 中这个功能终于开始支持中文文本识别了,尽管稍复杂的中文词组和表达翻译依旧是 Google Translate 的硬伤,翻译一些简单的文本、路标或者广告牌完全没有问题。

想看看身边世界的「另一个版本」长什么样,打开相机实时翻译去重新探索一番吧。

「点按翻译」:把翻译无缝接入所有使用情境

对那些有幸用上 Android 6.0 Marshmallow 的 Android 用户来说,他们或许有千万个理由「回不去 Lollipop」。而对我而言,Marshmallow 最让我难以割舍的一个功能其实是长按选择文本之后的浮动工具菜单。

与以往的 Android 版本相比,这个浮动工具菜单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地延展:除了基本的文字复制、剪切和全选操作,这个工具菜单还为一些第三方应用提供了 API 接口,我们可以直接调用这些第三方应用对选择的文字进行相关的处理。

Google Translate 就是最早跟进这一特性的应用之一,如果你在运行 Android 6.0 Marshmallow 的设备上安装了 Google Translate,就可以在不打开 Google Translate 应用的情况下之间翻译你在任何应用中点选的文本。

这个操作可以减少不同应用之间繁琐的切换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因而也是我的最爱。但这也就给另一部分用户带来了困扰:如果我的设备还没有用上 Android 6.0 怎么办?

答案就是「点按翻译」。

传统的翻译流程是这样的:找到并复制需要翻译的文字内容,然后进入 Google Translate 将这些内容粘贴,最后再根据需要将翻译后的内容复制好并粘贴至需要用到的地方。

而开启新加入的「点按翻译」功能后,Google Translate 就会在后台监听「复制文本」这个操作,一旦你对某段文本进行了复制,一个翻译悬浮球就会迅速出现并停靠在屏幕边缘。如果你需要翻译,点击这个悬浮窗便能在弹窗中看到翻译后的结果;而如果你不需要,这个悬浮窗就会在数秒后自动消失。

与上文提到的 Andriod 6.0 的浮动工具条相比,「点按翻译」功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不仅能为更低 Android 版本的用户带来更加简便的使用体验,更能让翻译这个操作无缝接入到所有 Android 应用和使用情境当中去。

例如在微信客户端中,即便是 Android 6.0 用户也无法通过长按聊天记录中的文字呼出浮动工具条,但开启「点按翻译」后,我们就可以在长按并复制需要翻译的聊天记录后看到 Google Translate 的即时翻译悬浮球了。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新功能,Google Translate 还有两个早已加入的颇具人文关怀的实用功能:语音对话实时翻译和手势翻译。前者可将手机化身为一个贴身「翻译官」,与外国人交流时打开此功能,手机便能自动聆听并将你们的对话进行双向翻译,确保对话双方都能大致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后者则有几分可爱,遇到不认识的文字,只需把它的形体描摹出来,Google Translate 便会告诉你这个文字在本地语言中的意义。

不接地气?神经网络加持已经在路上了

我知道,每每安利 Google 应用,都会有一种声音从不知名的远处幽幽地传来,告诉我由于那些「不可描述」的原因,他们用不了这些优质的应用。

也同样是由于这个「不可描述」的原因,Google Translate 对中文的支持其实一直都不太友好,你可以很轻易地在网络上找到各种各样由 Google Translate 生成的有趣的翻译结果。

好在不久前在旧金山举行的一场结构化数据大会上,Google Brain 团队的资深员工 Jeff Dean 透露,他们正在与 Translate 团队合作,很快就会把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应用于 Google Translate 服务上。

传统的统计翻译和众包算法所不能解决的由语法差异造成的「不接地气」的问题,也许终将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