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hololens会步谷歌眼镜的后尘吗?

回首Google
Glass的匆匆三年,它被主观地打上了太多“被认为”的标签:被认为能够改变世界,被认为代表着高端与高能,被认为将完成继PC、智能手机后的第三次终端革命……然而当掌声褪去,Google
Glass跌落神坛时,微软Hololens正享受着同样的“被认为”。
如果此时的Hololens已让我们难以辨别虚拟与现实,你是否已经选择了沉溺于“虚拟”而忽略现实?究竟微软Hololens是否会步谷歌眼镜后尘?继续往下看。

质疑:微软究竟是要变革还是在炫耀?

2015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注定将是充满革命与挑战的一年。CES余温未过,却未曾想Google
Glass停售的消息才是真正的首磅头条。打入冷宫也好,等待涅槃也罢,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科技宠儿其实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无法否认的是,Google
Glass的出现不仅将可穿戴设备由概念转变为一种趋势,更让增强现实技术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走出,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风头胜过Win10的Hololens。

在Hololens发布刚满一周的时间里,赋予它的是业界的一致赞誉、消费者的疯狂崇拜。然而,当我们再次回望2012年Google
Glass发布之初,这一切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增强现实领域,已有谷歌跌倒在先。而Hololens究竟是为拯救行业而生,亦或仅仅是微软用来炫耀技术实力的一场演出?我们不妨冷静下来,一分为二地看Hololens能否顺利接棒增强现实。

变革:真正意义上的增强现实设备

很多人认为微软近10年来一直位于创新的对立面,但这次绝非如此:全息镜片的登场得以让虚拟图像完全呈现在用户眼前;难以计数的传感器为我们带来了无需介质的手势操控、眼球追踪等极具未来感的交互方式。无法否认的是,Hololens近乎完美地还原了科幻电影中的增强现实。

相信很多朋友对增强现实设备(AR)的概念还很模糊:简单而言,它源于虚拟现实(VR),却又完全不同于虚拟现实,AR的意义在于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形或信息融入真实环境中,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让我们沉浸在一个并非完全虚拟,也绝非完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交互。

我们暂且不考虑Hololens的兼容性,举例来说,当你正佩戴Hololens在客厅玩着Xbox的TPS游戏——《战争机器》时,你将通过Hololens的全息镜片看到兽族敌人正位于客厅的各个角落,而客厅中的茶几、立柜在此情境下都将成为你的射击掩体。然而当你酣战正欢时,仍可以看见突然跑到客厅“捣乱”的家人和孩子,这就是增强现实。

反观Google
Glass,尽管3年来它一直在标榜并探索着“增强现实”的产品概念,却从未真正接近过增强现实,它无法通过镜片呈像,用户需要斜眼观察镜片右上方的微型显示器来获取信息。显然,Google
Glass仅仅做到了虚拟与现实的相互补充,却从未让二者真正重叠。

从实用角度来看,很多人将Google
Glass比作手机的“第二屏幕”,而搭载了CPU、GPU与HPU(全息处理单元)的Hololens则是一款完全独立的设备。我们固然不能妄称Hololens有能力取代一切终端,但自其问世起就已经注定了它是目前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增强现实设备。

优势:第一方应用与场景化体验

Google苦心孤诣地为Google
Glass营造出了一系列的应用生态环境,却依然让其输在了软件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第三方开发者不愿涉足这一小众领域,但最重要的是Google
Glass缺乏强大的第一方应用支持,导致刚需不足、功能鸡肋。

在Hololens的宣传片中,Xbox
Live、Skype、Minecraft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软件频频亮相,从社区、社交到游戏,当这些早已扎根于美国百姓生活中的应用融入未来科技时,Hololens所收获的共鸣与赞声已成必然。

这还远远不够。相比于Google
Glass,Hololens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是场景化体验。得益于全息镜片与前置摄像头,我们可以将Skype的视频通话UI完整地投射在家居上。当家中的灯泡、水龙头出现故障时,视频的另一端可以通过Hololens的呈像来帮我们找寻可能需要的工具并进行远程指导。而这一切都要比PC、手机便捷得多。

此外,通过Hololens内置的NASA火星Demo我们不难看出,微软正有野心将其应用于航空、医疗等多个专业领域:身处客厅之中,却能借助Hololens探索外太空;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宇宙,各个星系的地表纹理就在你脚下清晰可见……

在VR领域,虚拟现实旅游的开发创意由来已久,却因其无法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而发展迟缓。相信由Hololens带来的场景化服务将解决这一问题,让虚拟现实旅游真正成为可能。

隐患:第三方软件开发困难

然而,纵使Hololens为增强现实领域带来了再多变革,但也仅仅维持在优于Google
Glass,却未曾超然于行业的境遇中。一番思考过后,很多Google
Glass在退市前未曾解决的问题,Hololens也同样无法给出答案。

Hololens固然不会缺乏微软的第一方应用的支持。但鉴于Hololens是一款融合度极高的全新硬件,其第三方应用的开发难度简直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从两个层面去谈。

其一,Hololens是一款能够脱离PC、手机,完全独立运行的设备,因此对于开发者而言这将是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全新领域。随着各种动态捕捉传感器的加入,开发者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软件质量,还要融入足以保障用户体验的操控、交互等元素。

其二,Hololens是一款增强现实设备,脱胎于虚拟现实的它面临着与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同样的难题:”idea”。想要开发一款虚拟现实软件并不难,但对于缺乏经验的开发者而言,如何为用户营造出一个能与“虚拟”、“现实”的氛围相匹配、并带来沉浸式体验的应用或游戏却十分不易。

如果说Google
Glass在软件方面的匮乏可以完全归咎于用户基数,那么就现状来看,Hololens在这一方面的前途将更具不确定性。鉴于Hololens由Alex
Kipman领衔研发,我们不妨参考已经问世多年的Kinect:无论是出于开发者的理性基础还是用户的感性诉求,除了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鲜有哪家游戏厂商能够真正将Kinect晦涩的编程运用自如。

应用软件的开发困难必将导致Hololens的普及迟缓。而反观Hololens在硬件上所暴露的问题,则更加令人担忧。

担忧:硬件疑点过多
普及谈何容易

外媒记者称,发布会当日微软邀请他们体验的Hololens与宣传片中的“滑雪镜”完全不同:开发者版的HoloLens分为处理核心和眼罩两个部分,十分笨重。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这能否是微软对未成熟产品的有意保留,但HoloLens的便携性显然已成为疑点。

不过即便Hololens的便携性得以解决,它依然面将临着与Google Glass同样的质疑:外观设计不够时尚,该如何取悦众多消费者?一个无法戴出门的可穿戴设备,是否还具有‘可穿戴’的价值?

除此之外,有关Hololens的续航能力能否迎合近视用户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微软并没有在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如果”The
Next Chapter”的真正意义仅仅是为了奉上一场华丽而又神秘的演出,那么这不免让人怀疑:Hololens能否会同Google
Glass一样在小范围开售后曝出更多的硬件缺陷?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的,依然是价格与普及。Google
Glass之所以悲剧收场,高昂的售价与高姿态的推广模式永远是难以回避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谷歌眼镜、AR还是VR,人们往往将它们定义为高端消费电子发烧友的奢侈玩物。

我们虽然一再盼望着Hololens最终能够被普通消费者所享有,但无可否认的是,Hololens所投入的硬件及研发成本要远远高于Google
Glass。因此,Hololens至少无法在首次迭代前的生命周期里完成普及。微软此时真正要思考的,应该是如何让Hololens更具实用性,以此说服更多的高端消费者或潜在用户心甘情愿地掏出腰包。

趋势:价值在于“引领”
AR与VR或将融合

全息呈像、全新的交互方式,Hololens堪称近10年来移动终端产品的变革者。从技术层面来看,它不仅成功接替了Google
Glass探索未来的重任,并重新定义了增强现实。但从市场角度来看,Hololens或许并未能逆转Google Glass遗留的颓势。

然而能让我们聊以自慰的是,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Oculus
Rift,这些伟大的开发团队从未放弃过对次世代人机交互方式的追寻。即便有一天这些曾为我们带来无数惊喜与感动的产品或将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但他们仍有一份不可磨灭的价值——“引领”。

Hololens的最终归宿究竟会在哪里?也许是AR与VR的融合。虽然从表面看来增强现实设备的功能似乎已经超越了虚拟现实,但它最致命的缺陷是无法为我们带来完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难以满足游戏玩家的苛刻需求。就现有的技术水平而言,将VR的已有功能添加至AR中并非难事,因此我们也十分期待Hololens能够再次成为这一趋势的先行者。

从PC到智能手机,我们见证了移动终端时代的来临。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我们再次看到了终端革命的新生机。前方等待Hololens断然不会是一片坦途,但我们依然希望看到刚刚在硬件领域站稳脚跟的微软能够一往无前。

谷歌眼镜不够酷?爱普生·莫维里奥让你瞬间感到寒冷

Google并没有发明可穿戴科技,只不过是让这个市场更加热闹了一些。除了Google之外,还有许多公司都在致力于研发头戴式的可穿戴设备,比如说Sony和
Epson等。让我们把目光稍稍从Google Glass移开,看一看Epson的Moverio BT-200吧。

概念和硬件

这不是Epson第一次尝试进军头戴式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设备这一领域。从BT-200这一代号也可以猜出来,它的上一代是2012年推出的BT-100.
Epson并未透露BT-100的具体销售情况如何,但是估计不会非常乐观。显然,BT-200会从它的前一代产品中汲取许多教训。


面上的智能眼镜五花八门,各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其中最为著名当然是Google Glass了。而事实上,Google
Glass并不是一款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真正的AR设备,是把虚拟和现实场景中的影像糅合起来,以达到消除虚拟和现实的界限的效果。Google
Glass更像是一款通知设备,只不过消息是直接投射到你的眼睛上而已。Epson所做的,并不一样。

另外两个更为极端化的例子是Facebook的Oculus Rift和Sony的Project Morpheus. 这两者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设备,并不是AR:你仅仅是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对现实场景一无所知。在游戏领域,VR非常有意义,但是在公共场合,或者是作为日常穿戴设备,就是另
一回事儿了。

Epson的BT-200则介于两者之间。与普通的眼镜不一样,虚拟的图像会直接出现在你的视野中;跟Oculus Rift等VR设备又有区别,BT-200是透明的,你可以看见现实中的场景。BT-200所要提供的是,现实场景中的物体,与虚拟场景的有效交互。

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眼镜,以及内置电池的控制模块。头戴的眼睛重88g,带有可调的鼻托,镜框是半框式的设计。两块镜片上各有一个960×540的投影,能提供的视角大概是23度左右。

据Epson的官方说法,最终的显示效果是,你将会在距离你2.5米的地方看见一块40寸大小的屏幕。眼睛的一侧安装了一颗摄像头,不过仅支持VGA分辨率。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拍摄出来的照片将会是下图的样子:

唔…成像质量是……有点……

不过这颗摄像头的作用也不是用于摄影,而是提供增强现实里场景和物品识别功能的。仅仅从图片来看,VGA分辨率也是够用的。


要特别说明的是,BT-200是有线的。也就是说眼镜的左侧直接连着一个控制模块,尺寸大概跟普通的智能手机差不多。控制模块内置了一个TI OMAP
4460
1.2GHz的双核处理器,内存是1GB,内置存储空间的大小是8GB,支持最大32GB的microSD卡。虽然这货长得很像手机,但是并没有触控显示
屏,只提供了一块触控板、以及几个实体按钮。设备还提供了一个线夹,用于固定。线夹上还有一个3.5mm的标准耳机插口。

控制模块和眼镜本身都配备了电子罗盘、陀螺仪以及加速度计。控制模块上还有GPS,而眼睛上则有一个麦克风。可用的数据连接方式包括:WiFi(支持b/g/n模式),蓝牙3.0以及microUSB端口。

穿戴使用体验


块镜片意味着BT-200的可视面积将会比Google Glass大得多,然而跟Oculus Rift和Project
Mopheus还是没得比。而且除了有点重之外,这款智能眼镜的穿戴舒适程度还是很不错的。最影响用户体验的恐怕就是那根连接控制模块和眼镜的线了。

至于实际的使用体验,感觉上跟用平板电脑差不多。只不过你需要使用控制模块上的触摸板以及实体按钮来对进行定位和操作,而现实呢,则是通过眼镜的投影来实现的。


然通过触摸板的交互非常直观,但是第一次使用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适应。这玩意儿根本没法拍照!触摸板支持多点触控,因此能够提供类似于Macbook
触摸板的手势操作。什么?你问文字输入?太恐怖了。你必须用触摸板来点击屏幕上的虚拟键盘来进行文字输入。也就是说,Epson直接就把一个原生的
Android系统安装在了BT-200上,更换了显示方式而已。

设备信息

BT-200

厂商:Epson | 开发进度:已上市

尺寸:88g | 重量:未知

Geeker说

BT-200的售价是700美元,比Google Glass便宜得多。从Epson的官网来看,似乎原生的Android程序都可以直接运行在BT-200上。但是总的来说,这还是一款相当糟糕的设备。就仅凭这丑陋的外观和恼人的线缆,注定不会流行。

关注我们的微信号:geekview

你看不懂奇怪的英语单词吗?谷歌移动搜索将教你如何阅读

你知道耳鼻喉科医生Otorhinolaryngologist、希腊黄瓜优格酱Tzatziki、短尾矮袋鼠Quokka,或者是海葵Anemone怎么读才正确吗?Google本周宣布,将于Google搜索移动版中实验一项新功能,可协助使用者读出那些很难读出或平常不熟悉的英文单字,以后移动版Google大神又多了一项特殊技能。

当使用者想知道某个单字的读音时,常常会利用Google搜索来寻找正确的发音,例如"how to pronouncequokka",之后就可直接于搜索结果中聆听发音。不过,这样可能还不够,现在Google在移动搜索中新增了发音练习功能,使用者按下麦克风键之后,就能自己读出该单字,并由系统判断你是否读对了,若是念错了,系统还会教导你如何发出正确的音。

Google是先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单字拆分成个别的咬字,再透过机器学习技术将使用者的读法与正确的读法交叉比对,再给出建议。可以正确的发音对于语言的学习或记忆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此外,当尝试透过Google搜索找到某些单字的定义或翻译时,Google将会在英文字典与翻译功能中新增图片来帮助使用者理解单字的意思。

目前发音练习功能仅支持美式英文,而字典/翻译图片功能则可支持所有语言的翻译,但只能用英文询问。Google计划未来将会扩大这两项功能,让它们能支持更多的语言、口音或地区。

谷歌a2020财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2.47亿美元,增长59.13%

10月29日谷歌A(股票代码:GOOGL)公布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20财年第三财季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2.47亿美元,同比增长59.13%;营业收入为461.73亿美元,同比上涨14.01%。

Alphabet Inc.是谷歌(Google)及谷歌旗下各个子公司的控股公司,于2015年进行重组成立。谷歌于1998年9月4日在加利福尼亚成立,于2003年8月在特拉华州重新注册成立。Alphabet涉足各个领域,包括技术,生命科学,资本投资和研究。其子公司包括Google,Calico,GV,Google Capital,Google Fiber等等。谷歌公司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

(数据来源:同花顺(300033)iFinD)

今天是谷歌的官方生日。已经20年了

摘要:你真的知道 Google 在做什么吗?来看看它的大事记。

Google 20 岁了,从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成长为一家覆盖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终端的科技巨头,有望成为继苹果、亚马逊之后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虽然 2015 年已经更名为 Alphabet Inc.,但更多的人还是更是习惯称其为 Google。即使在中国已经没有它多少身影,但它的故事仍然到处流传。

如果要细究,Google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96 年。那时正是互联网兴起的早期,雅虎等搜索引擎根据关键词出现次数对网页进行排序,搜索引擎近乎只能起到一个目录查找页的作用。

当时还在读博士的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认为这种方式实在太低效了,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网页的重要性(排序)不能靠每个网页自己来标榜,而是应该通过全互联网所有网页间的相互链接来确定。一个网页被其他网页链接得越多,它的排序就应该越靠前。

后来,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创建了搜索引擎 BackRub。PageRank 算法成为 Google 搜索引擎的核心保留了下来,但是 BackRub 的名字却没有。1997 年,BackRub 改名为 Google,1998 年,二人成立了 GoogleInc.,决定正儿八经的开一家公司,设计管理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搜索」。随后两人把办公地点从学校办公室搬到了同学的车库,成为车库创业帮的一员。

1998 年 为火人节设立的第一个 Google Doodle 标识 图| Google )

刚创立的 Google 名不见经传,但他的两位创始人对自己的产品就已经显现出不一样的自信。在 Stanford Daily 1999 年 1 月对 Google 的一篇报道中,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声称 Google 会是「斯坦福下一个伟大的互联网初创公司」,上一个正是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公司 Sun Microsystems,市值在 2000 年就高达 2000 亿美元。

仅以商业产品论,Google 的成功无可置疑。它成立的前十年,颠覆了搜索引擎、数字广告业务;后十年,不仅延续了在搜索领域的辉煌,还缔造了包括 Chrome、Android 系统、YouTube、Waymo 在内的众多产品,撑起了近万亿美元的市值。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公司还成为一种情操、理想甚至是文化的象征。无论是旨在为发展中地区提供免费上网服务的免费 Wi-Fi 计划,还是热气球计划「Project Loon」,以「Don’t Be Evil」为宗旨的 Google 一直都朝着「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的目标而努力。

但是随着旗下的 Google 搜索、Android 等产品开始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和 Facebook 等科技公司一样,谷歌也正面临着成为「真相和体面的仲裁者」的困境,技术史上从未有人处理过这个问题。关于公司业务发展和用户隐私保护、政治公平透明甚至是和政府间的关系正在成为这家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庆幸的是,对个体精神的尊重和对未知和前沿技术的追求仍然是这家公司力求兼顾的主旨。今年 6 月,在面对员工诉求和公司利益、政府压力之间,Google 仍然将「不作恶」摆在了最前面,结束与美国国防部 Project Maven(直译:专家计划,一个旨在将武器 AI 化的项目)的后续合作。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在 Google 20 年之际,不妨和我们一道回顾以下这家公司发展的历程,见证一家伟大的公司如何向我们走来:

以下为 Google 产品和公司发展大事记:

1998-2008 年:搜索引擎引领公司的十年

1998 年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拿到 Sun Microsystems 联合创始人 Andy Bechtolsheim 的 10 万美元天使投资,随后将办公地点从斯坦福大学搬到 Susan Wojcicki 的车库中,成为车库创业帮的一员。

当时做搜索引擎的并不只有 Google 一家公司,但凭借着网页「相互链接」排序的技术核心,满足了用户在网络查找信息的需求,很快在各种搜索引擎中脱颖而出。后凭借规模应用程序(从地图到云存储,不一而足),而不是使用存储设备作为底层基础打败雅虎成为搜索引擎领域的霸主。

2000 年

Google 首先推出非英文版搜索引擎,推出一系列「Doodles」,用来庆祝特定节日。

2001 年

前 Sun Microsystems 执行官 Eric Schmidt 加入 Google 董事会,之后成为 CEO。(后来,Larry Page 、Sergey Brin 加上 Eric Schmidt 被称为谷歌三巨头)。

2002 年

Google News 发布;

雅虎出资用 30 亿美金买下 Google,被拒绝。

2003 年

Google 收购 Blogger—博客服务的先驱公司之一;

Google 推出了 Google AdSense 服务,与广告发布商广告分成,自此拥有了稳定的广告收入来源。

2004 年

Google 上市,以网上拍卖形式出售股票,融资 16.7 亿美元,市值约为 270 亿美元;

Google发布 Gmail,基于 Web 端的电子邮件服务,率先推出 1GB 的存储空间(一年之后存储量翻倍);

Google 推出 Google Print 后来更名为 Google Books,在搜索页面提供由内容出版商提供的书本内容的搜索结果。

2005 年

Google 发布 Google Maps Google Earth,Google Talk。在随后的股票发行中,Google 融资 40 亿美元;

8 月,Google 注资 5000 万美元收购最初由 Andy Rubin 开发的 Android 操作系统。

2006 年

Google 在中国推出审核版搜索引擎,正式进入中国。同年,Google 正式拥有了自己的中文名谷歌,意为「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Google 目前在中国活动官方名称不用谷歌而用 Google);

Google 宣布以 16.5 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 YouTube;

Google 发布了Google Docs 和 Spreadsheets(后更名为 Sheets)免费的网页应用,用来抗衡微软 Office 产品;

自 2006 年开始,Google 确定在每年的 9 月 27 日为公司生日,此前连 Google 自己都不确定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2007 年

Google 与 84 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 Android 系统。同年 11 月 5 日,Android 1.0 beta 发布;

Google Maps 推出 StreetView(街景功能),可显示所选城市街道的 360 度全景图像。

2008 年-2018 年:移动化市场探索的十年

2008 年

Google 联合 T-Mobile 推出搭载 Android 1.0 的首款手机——T-Mobile G。

第一代 Android 算不上设计上的奇迹,在外形上更像是黑莓手机,但因为 Android 的开源特性,得到众多手机制造商的支持,随后击败了包括 Symbian、BlackBerry、Palm OS、webOS 和 Windows Phone 在内的很多竞争对手,而 Android 系统以 75.9% 的市场占比,超过 23 亿台的活跃设备数,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手机系统;

Google 发布 Chrome 网页浏览器。

在发布这款产品的同时,Google 还专门发布了一篇博文,宣布推出「一个崭新的浏览器」,开发专为复杂 Web 应用程序设计的浏览器,并提出将浏览器里的每一个标签页进行「沙盒化」设计,即使某个网页崩贵,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网页的正常工作。Chrome 浏览器因简洁、干净界面,相比于猎豹、IE 等浏览器更快的加载速度和强大的插件库,经历十年的发展占据了浏览器市场超过 60% 的市场份额。

2009 年

Google「秘密」启动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Waymo。

2010 年

Google 宣布将中国大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2011 年

Larry Page 重新成为 Google 的首席执行官。

2012 年

Google 公开演示可穿戴智能设备 Google Glass。2015 年 1 月 Google 宣布该设备停产。

2013 年

Google 收购 Waze—以色列地图和导航服务公司。

2014 年

Google 以 32 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硬件公司 Nest,并展示首款自动驾驶汽车的原型。

2015 年

Google 经历第二次更名,将公司拆分为多个部门,归属于母公司 Alphabet Inc.,除 Google 外,还包含 Google Ventures、Google Capital、Google X 及其他子公司。Google 作为子公司,主要专注在搜索、广告、地图、YouTube、Android。Sundar Pichai 被任命为 Google CEO;

Google Photos 发布,代替 Google 曾在 2004 年收购的网络相册以及本地图片管理产品 Picasa 。

2016 年

智能音箱 Google Home 发布,AI 支持的语音助手 Google Assistant 内置 Google Home 和 Allo(即时通讯软件)中。经过两年发展,Google Home 目前在美国市场份额达 27.6%;

Waymo 于 2016 年 12 月由 Google 独立出来,成为 Alphabet 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2017 年

Google 披露俄罗斯操控势力通过购买在线广告企图影响 2016 年总统选举。

2018 年

在搜索引擎和其他产品退出中国多年以后,试图在中国重新推出审查版搜索引擎,代号为「Dragonfly」。目前这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

9 月 27 日,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召集的 Google 等公司公司参加「美国新联邦隐私法」出席听证、讨论;

9 月 27 日,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市值报收 8212.41 亿美元。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有的人曾经用过 Google 的产品,有的人只是听说过,还有的人仍在坚持使用。在 Google 20 岁生日的今天,不妨留言说说看,你第一次接触到 Google 的产品是什么时候,哪款产品让你印象最深刻,目前还在用哪些产品,和 Google 之间发生过哪些奇妙的缘分碰撞?

责任编辑:克里斯

头图来源:Google ■

场外促销:谷歌广告和微软广告的三大区别

营销人员可以轻易地将广告系列从Google Ads直接导入到Microsoft Ads中,但是他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在于使用Google Ads帐户完全相同的方式优化Microsoft Ads。为了更好地优化广告系列,营销人员需要记住两个广告平台之间的一些差异。

本文将分享你需要了解的Google和Microsoft之间的三个主要差异。

1、广告排期

用户可以使用广告投放时间设置来定位广告,甚至只是进行某些出价调整。广告商可以选择他们希望展示广告的时间和具体日期。他们还可以安排时间以进行某些出价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默认情况下,在Google Ads和Microsoft Ads中进行相同的广告投放时间调整。请务必记住,这些是不同的渠道,因此你需要了解广告投放时间安排在每个渠道上的工作方式,并检查数据以了解哪种方式最适合你的帐户。

在Google Ads中,当你编辑广告排期表(如上所示)时,Google会提醒你你帐户所在的时区。这是因为你在Google中的广告时间表是根据你创建Google时所选择的时区确定的广告帐户。在上图中,该帐户是太平洋时间,并且定位在所有时间的所有天。如果此帐户定位到美国,但需要将时间从上午8:00更改为下午5:00,那么使用美国东部时间的用户会在上午11:00到下午8:00之间看到广告,如果要想将每个时区都设置为相同的时段,就必须制作单独的广告系列。

而Microsoft Ads的广告日程安排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如上图所示,你可以看到Microsoft的广告投放时间基于观看广告的人的位置。因此,同一广告客户仍可以定位到整个美国,将时间保持在上午8:00到下午5:00之间,而不必执行多个广告系列来执行此操作。

2、搜索合作伙伴定位选项

Google Ads和Microsoft Ads都有搜索合作伙伴网络。这些网站是允许广告客户将搜索网络广告的覆盖范围扩展到Google和Bing之外的其他网站。Google和Microsoft之间的搜索合作伙伴网络不同,定位每个网络的方式也不同。此外,Google的搜索合作伙伴是在广告系列一级设置的。在Microsoft中,你可以在广告组一级调整广告网络的分布。

Google的搜索合作伙伴网络包括数百个网站以及其他Google网站(例如YouTube)。默认情况下,Google会自动将你的广告系列包含在“搜索合作伙伴”设置中。如果你在细分广告系列数据时看到搜索伙伴的结果低于标准,则只需单击两次鼠标即可删除伙伴并保存设置。然而,在Google中定位搜索合作伙伴只能够全选或全不选,你不能仅定位Google中的搜索合作伙伴。

在Microsoft Ads中调整广告分发设置时,你将看到除Bing之外,你的广告还可以在AOL和Yahoo网络上展示。与Google不同,现在无法选择仅在Bing.com上定位搜索网络广告。即使你只想定位Bing,也仍然必须将Bing、AOL和Yahoo合并在一起。

Microsoft Ads中的广告分发可以选择按“owned and operated”合作伙伴和“syndicated search partners”将其合作伙伴分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如果你发现其中一个合作伙伴选项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选项,则可以为广告组使用“target only”定位方法。在如何优化广告系列以在这些渠道上尝试并尽可能提高效果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3、有购买意向的受众群体

如果你想针对更有可能积极研究或准备购买特定类别的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群进行不同的出价,则Google Ads和Microsoft Ads都允许广告客户将这些有购买意向的受众群体添加到定制广告系列中。你还可以选择通过设置中的定位或观察(仅针对Microsoft出价)功能使用这些受众群体。在这两个渠道中,你还可以将针对这些受众的出价最多提高900%,或者将针对这些受众的出价最多降低90%。

这两个渠道对这些受众的主要区别是你必须在每个渠道的广告系列中添加的实际选项。例如,Microsoft的“Social”类别带有子类别选项,例如“Romance & Relationships”或“Takeout & Delivery”,而Google没有这些选项。每个渠道还有其他几个类别或子类别。

(来源:Google引流哥)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独家授权供稿,转载需经雨果网授权同意。

上雨果网搜索“跨境资料库”,领取欧美/东南亚各国市场商机、各大平台热销品报告、跨境电商营销白皮书!

谷歌推广,谷歌广告词广告技巧

谷歌推广就好比做菜,简单学学就可以做,但要想做好还是需要下些功夫。

分享内容干货多比较细,静心阅读 收获更多

Google Ads:设置第一个广告系列

怎么注册开通谷歌推广账户(Google ads)这个简单问题就不在此论述,如有需要可以私信我。

如果刚刚起步,应该怎么知道这些事情?

这就是本谷歌推广指南的目的。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您可以在Google AdWords上投放的所有不同类型的广告系列。

通常,当说“PPC广告”时,从技术上讲是指搜索网络。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一直在谈论的内容,基于文本的结果会在您执行搜索后直接显示在Google上。

还有一个“网络”选项将扩展到您的广告展示位置。例如,如果您在Google的一个合作伙伴(例如AOL)上进行搜索,那么您的广告也可以在他们的网站上展示。

由于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好处(例如,搜索者的意图和按效果付费),因此我们将大部分指南集中在搜索网络上。这意味着您可以获得比展示广告网络更好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首先从这里开始的原因。)

谷歌推广展示广告通常会显示在其他网站上。这些横幅广告是通过AdSense网络在几乎所有规模的博客上发送的。Google声称自己的展示广告网络上的300万个网站和应用可以帮助您吸引大约90%的互联网访问者!

您可以定位特定类别(例如“家居装饰”)中的博客和网站。但是您将缺乏能够推动转化的杀手级搜索意图。

相反,您想使用展示广告网络来接触到很多人可以帮助您提高品牌和行业知名度。

这样,当人们开始搜索并寻找要购买的产品时,他们已经识别出您的名字。完美的例子包括高价产品服务。人们在第一次访问您的网站时可能会不太愿意花费$1k以上。

但是,在展示广告网络中看到您的名字并访问了您的网站几次之后,他们最终会在准备购买时进行搜索。

1、计算AdWords预算

为了知道您可以舒适地消费多少

假设您要出售砖块。您需要两个要素来解决此问题:您的每次销售利润和转化率。

如果一包500块砖的价格为200美元,而在这200美元中,您从每个包装中获得100美元的利润,则100美元将是每次销售的利润。

您的转化率是到达砖块销售页面时实际订购的人数的百分比。

如果该网页每千次浏览有10人购买,那么转换率就是1%。

由于在Google上投放广告需要花钱,因此他们也能从中获利。

在每笔交易中,您愿意给他们多少?

如果您认为每笔交易赚70美元还是可以的,那么,如果您通过AdWords每次成功转化,都向Google支付了30%的花费,那也是可以的。

将所有内容放在一起,即可获得最高每次点击费用。

最高每次点击费用=您的利润xGoogle的花费x您的转化率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100 x 0.3 x 1%= $0.30

也就是说,您可以在Google Ads上为每次点击支付0.30美元,而每次销售仍可以赚70美元(前提是您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那不是很难,不是吗?

现在,我们可以按比例增加最高每次点击费用,以确定我们的每日预算。一种常见的误解是,您需要多次点击才能评估。

这不是真的。

您只需要单击几下即可开始。

当然,您拥有的数据越多,统计意义就越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您将获得大量数据。

如果您每天仅获得20次点击,那么就可以了。

如果以我们的最高每次点击费用,则每天需要花费6美元。您可以将广告系列投放10天,而只需花费60美元。

容易吧?

现在,您可以使用出价策略来提高谷歌推广效果。

Google AdWords为人们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方式来管理这些出价,以帮助您一次跟踪多个广告系列的波动情况。

例如,您可以将其保留在“人工出价”上,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广告系列。本质上,每个关键字或广告组都将具有相同的出价(当然,除非您手动进行更改)。

第一次这样做?预算有限?请将出价设置为“每次点击费用人工出价”,以确保在未意识到的情况下不会自动提高或降低出价。

自动出价

是一种高级出价策略,可以减少您管理每个广告系列所需的时间。例如,出价可以根据不同因素自行提高或降低。

假设您想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如果您的展示次数开始急剧下降,则出价可以提高一点,以确保您的广告能够继续展示并能看到。

那有什么缺点呢?

与人工每次点击费用出价不同,您无法为其他关键字设置每次点击费用的最高出价。您最终要权衡一些预算控制权。

智能点击付费

依靠Google自身的历史数据来帮助您预测何时何地调整出价,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例如,如果某个广告系列的效果看起来不错,它将自动提高出价以“捕获”更多结果(花费更少的钱)。同样,如果效果开始下滑,它也会在必要时降低出价,以帮助您节省浪费的广告支出。

您现在知道CPC指的是每次点击费用。每次转化费用出价是该费用的另一种变化,因此您需要支付每次操作费用(或转化费用)。

换句话说,Google会调整出价,以使您在广告系列上获得最佳的每次转化费用(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意味着提高出价)。

每千次展示费用出价

仅适用于展示广告网络(以及再营销广告系列)。在这里,您每千次展示需要支付的费用(如几美分或几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您要为曝光付费,而不是为点击或转化付费。因此,您的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

您不会使用每千次展示费用出价来最大化潜在客户或转化。但是,要提高品牌知名度,首先(在单独的广告系列中),然后跟上针对不同广告系列的每次点击费用和每次转化费用出价,相互结合

这些是最受欢迎的出价策略。但随后可以基于出价修饰符进一步优化每个出价。

三种常见的修饰符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和时段

地理位置

就是听起来的样子。您可以创建“规则”,根据某人从何处搜索来提高或降低出价。

例如,也许加利福尼亚人会花更多的钱。也许俄亥俄州的转换成本更高(按潜在客户成本计算)。

此修改将帮助您“消除”这些差异,从而避免在一个地区(如俄亥俄州)支付过多的费用,也不会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例如加利福尼亚州)上花更多的钱。

同样的想法也适用于某人正在使用的设备

在移动设备上访问互联网的人数要多于台式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也在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搜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转化也遵循这一趋势。

从历史上看,台式机的转换率仍往往高于移动设备。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您可能需要优化移动广告系列,以提高新的知名度或转化率。

因此,您可以通过设备上的出价调节来控制支出的分配额(以及何时撤回)。

最后一种最流行的技术被称为Dayparting。这只是指控制广告展示的星期几和时间

例如,如果您希望潜在客户致电您的办公室,则可以使用出价修饰符,以使您的广告系列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最为激进。这是您希望电话响铃的准确时间。

但是,如果晚上11点是晚上,没有人来管理电话,您可以稍微降低这些出价。

一旦掌握了一些经验,便可以使用所有这些技术来完善。

得到预算了吗?对您可以花的钱至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好。这是查找该价格的可盈利关键字的方法。

作者: 海外推广杰克

Google发布了最新的Google play支持列表,包括glory 20/Nova 5T

IT之家6月29日消息 谷歌近期更新了支持Google Play服务的设备名单,根据这份名单内容显示,最新发布的荣耀20、荣耀20 PRO手机将提供Google Play服务,另外还有名为nova 5T、nova 5T PRO的设备也位列其中。

在这份名单中的设备都将支持最新的Google Play服务,因此荣耀20系列手机不会受到谷歌服务和安卓系统更新禁令的影响。

除此之外,今天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表示,向华为出售零件的美国公司应被允许继续出售。美国商务部对于华为的禁售令可能会出现变数。

据说谷歌还将生产可折叠屏幕手机,而像素折叠将在年底出现?

折叠屏手机也算是如今高度成熟化的手机市场中,天花板的存在了,所以Android阵营这边各家都有推出这种“未来感”的手机,比较早的像是三星、华为就很早商用化折叠屏手机,到今年连小米都推出了一款MIX Fold,现在有传Google也会在今年推出折叠屏版的Pixel手机。

这个来自韩国本土行业消息网站TheElec的报道,三星将在8月份为Google、Vivo和小米供应手机用的OLED折叠屏面板,后两者还是不出意料的,而Google虽然早在2019年就传他们要搞折叠屏,但后续就没有消息了,直到现在才再被提起,这很可能就是Google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新款Pixel手机。

这只是三星的展示折叠屏,非Pixel Fold

在更早一些时候,9toGoogle网站就发现了Google有一款代号为Passport的新手机,这是在常规有的Pixel 6和Pixel 5a之外的新机,据TheElec表示,Google选择的是一块在摊开后,能达到7.6英寸大小的单屏,这可能是类似华为Mate X的设计,而不是三星和小米折叠屏手机那种内外双屏的形式。

作为传闻Google的折叠屏供应商,三星方才在今年五月中旬公布一系列的柔性屏幕方案,这款暂时可以称为Pixel Fold的手机应该是用到其中一种了,但目前还没有大致新机的发布和上市时间,但Google惯常是在十月份左右有个秋季新品发布会,而除了硬件,就不知道Google自己的原生Andorid 12会不会针对折叠屏的使用体验做得更好了。

推荐2017年最佳Android手机Google pixel 2 XL

长久以来,Android 系统的“安卓用久了会很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只要体验过原生 Android 系统,你就会发现卡顿这个问题根本不属于考虑的范畴。

作为谷歌的亲儿子,Google Pixel 系列在安卓阵营中一直都是“机皇”般的存在。而 Google Pixel 2 XL 则是2017年的安卓机皇。

Google Pixel 2 XL 正面采用6.0英寸18:9比例QHD+分辨率的显示屏,但需注意的是,18:9比例屏幕并非就是所谓全面屏设计。因为从Pixel 2 XL的正面观感而言,并未带来所谓的全面屏视觉体验,同时谷歌也没有将其称为全面屏手机,而18:9比例屏幕仅仅是显示效果上的一种提升。

既然为谷歌旗下手机,自然而然运行 Android 系统,但与目前诸多国产手机不同,其所运行的是原滋原味的 Android 系统。此外,系统安全补丁或者是 Android 底层版本的更新效率上,其依旧是第一梯队。当然,更新效率这一点对于谷歌自家手机而言一点也不奇怪。

长久以来,Android 系统的“不流畅”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只要体验过原生Android 系统,对于流畅性这个问题根本不属于考虑的范畴。此外,面对国内众多的深度定制系统,虽说同属 Android,但使用体验上却截然不同,因而“卡”的理论就相对而论。当然,从每次大版本的更新,用户都能感觉到流畅性在稳步提升。

原生 Android UI

从第一代Pixel开始,其凭借着自家算法以及优化,让众多单摄甚至双摄手机的成像都自愧不如,也不得不承认,Google Pixel 手机在手机拍照上的得天独厚。而对于本文的主角来说,虽说还是单摄像头方案,但自发布以来,Google Pixel 2 XL 的成像效果就站在DxO排行榜的第一名。

Google Pixel 2 XL 的诞生证实了Android系统需要硬件、软件相互协调,只有全面才能呈现极致使用体验。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